地名:湖村乡 | 隶属:广信区 |
行政代码:361121204 | 代码前6位:36112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3 | 邮政编码:334000 |
车牌代码:赣E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0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桥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在茗洋湖水口建村得名。
上饶县辖乡。1958年设湖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岑港中游,距日镇18公里。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3万。冷(水铺)横(峰)公路横贯中部。辖黎家、挤腰、湖村、徐家、茶园、余家、大畈、荸荠塘、石嘴、双港、碧霞、库前12个村委会。岑港自北向南流贯西境。灵山主峰雄踞境东北。农业主产水稻,盛产茶油,产量居全县首位。有油脂化工、农机等厂。
2023年1月,江西省爱卫会命名湖村乡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二区茶园、茗洋乡;1950年属茗洋乡;1952年隶湖村区,1958名成立先锋(次年改为湖村)公社;1961年分为湖村、碧霞两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湖村公社;2003年10月21日,撤茗洋乡并入湖村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灵山山脉南伸如挤腰部得名。辖区1949年前属茗洋乡。1950年为挤腰乡。1958年为湖村公社挤腰大队。1984年改为湖村乡挤腰村民委员会,驻地路下。…[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旧时有大塘,塘面宽阔若湖,故名。1949年前属于茶园乡。1952年属湖村乡。1958年为先锋(次年改湖村)公社湖村大队。1961年分湖村、官田两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徐姓建村得名。1949年前属茶园乡。1952年为徐家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次年改湖村公社),称徐家大队。1961年属碧霞公社。1964年复属湖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于两溪合口内宽阔的田畈上而得名。1949年前属茶园乡。1950年为大畈乡,后改湖村乡。1958年属先锋(次年改湖村)公社大畈大队。1961年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村边水塘中长满野荸荠而得名。1949年前分属茶园乡第一、十五保。1950年属茶园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次年改为湖村公社,均称联星大队。196…[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架木桥需村民捐款。一家人骑马路过,要求其捐。逼迫下马,故以“逼下”谐音“碧霞”命名“碧霞大桥”。…[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嘴村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湖村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于两溪合口内小畈中。两溪有如两条平放的裤腿,名上库前,后简化成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盛产茶叶,村处于上茶园下方得名。1949年前属茶园乡。1954年属湖村乡。1958年成立先锋(次年改湖村)公社称茶园大队。1984年改为湖村乡茶…[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茗洋街简称得名。1949年前属第二区茗洋乡。1950年属茗洋区。1958年成立湖村公社茗洋大队。1961年置茗洋公社。1968年并入湖村公社。197…[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处灵山之前,麒麟峰之后,故命名“灵峰”。…[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属姜姓山场而得名。1949年前为茗洋乡第九保。1950年属茗洋乡。1958年属茗洋公社欢集大队。1960年改今名。1961年属茗洋公社,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位地处西龙岗上而得名。辖区1949年前为茗洋乡第六保。1952年属杨桥乡。1958年属湖村公社。1961年属茗洋公社杨桥大队。1977年成立西…[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童姓始居,原名童家村,后因寡妇杨氏捐舍造桥改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于茗洋关水库东岸,东灵山北麓的山腰地带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