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皂头镇

地名:皂头镇隶属广信区
行政代码:361121105代码前6位:361121
行政区域:江西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793 邮政编码:334000
车牌代码:赣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07万人
人口密度:约153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古时为漕运(皇粮运输)埠头,故名漕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安徽歙县赵姓迁此,演化成“赵头”;因妇女常采撷河边“皂荚树”浣衣,后逐渐演化成“皂头”。

基本介绍:

上饶县辖镇。1958年设皂头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丰溪西岸,距县城11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2.1万。上(饶)甘(溪)公路纵贯中部。辖皂头、象山、傅家、丰溪、毛埂、窑山、三联、紫云、新田9个村委会。处河谷丘陵,农业主产水稻。有造纸、电机、农机铸造、制药、陶瓷、食品等乡镇企业。 r 上饶地区水稻良种场设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饶集中营李村-禁闭室旧址。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皂头镇为2025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16年8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皂头镇第九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2014年7月,皂头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皂头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五区赵家乡,建国初分属尊桥、应家区;1952年属皂头区;1958年成立红旗(次年改为皂头)公社;1984年后设皂头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2001年10月22日,撤高泉乡并入皂头镇。

槠溪湿地公园
皂头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古时丰溪河西岸的田畈是漕运的埠头,简称漕头,久而久之谐音演化成皂头。…[详细]

新田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明嘉靖邑内应家陈姓迁此开荒而得名新田。…[详细]

紫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紫云亭于清乾隆八年(1743)建造。以自然村景色得名。…[详细]

窑山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当地黄姓先祖在此建窑烧瓦为业,故名窑山。…[详细]

三联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东山、五里、下力三个村合并而得名。1949年辖区分属赵家乡第五、八保。1950年为三联乡下力村。1958年为红旗(次年改皂头)公社三联大队。1984…[详细]

毛埂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地处丰溪河西岸茅草丛生地埂上,故名毛埂。…[详细]

傅家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宋代傅姓建村而得名。1949年辖区为赵家乡第十保。1950年属象山乡。1958年为红旗(次年改皂头)公社傅家大队。1984年改为傅家村民委员会。20…[详细]

象山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北象鼻山简称象山。1949年辖区为赵家乡十一保。1950年属象山乡。1958年为红旗(次年改为皂头)公社象山大队。1984年改为象山村民委员会。2…[详细]

毛湾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明崇祯年间福建永春县柯姓在后门塘西南侧茅草(俗称毛草)丛生的畈边弧形山湾处建村而得名。…[详细]

毛棚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清康熙年间福建永春县柯姓迁此棚居而得名。…[详细]

周石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周家山、石鼓两个自然村组成得名周石。1949年辖区属赵家乡第七保、1950年属皂头乡。1958年属红旗(次年改为皂头)公社毛湾大队。1961年属高泉…[详细]


以下地名与皂头镇面积相当:
到皂头镇必去著名景点

皂头镇相关名人

皂头镇特产与美食
皂头镇民俗文化
广信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