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门楼镇 | 隶属:武宁县 |
行政代码:360423106 | 代码前6位:36042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0.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石门街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张氏由修水迁此建有石门框楼房得名。
石门楼镇位于江西省武宁县西南边陲,地处武宁县、修水县、靖安县三县边界,全镇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66个村民小组,5222户,总人口21695人。
石门楼原名桐树庄。据谱牒考证,元大德年间(公元1300年左右),石渡熊寿孙携家迁入石门与银炉交界处的熊氏田庄。尔后,熊寿孙亲手载了两株桐树,遂为其庄名。熊寿孙四世孙熊余贵、字和美于元至正四年招修水箔竹的裁缝张孟发、字秀卿为婿。张孟发便是石门张姓的始祖,其四世孙张虞瑚、字朴素,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80—1485)迁往吴家门首(今湾里)。约经20年的艰苦劳作,家境日趋富庶,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0年左右)琢石为其门楼,建造
2024年3月,石门楼镇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2016年8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石门楼镇第九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镜源水口桥位于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镜源村1、3组。在江西武宁县西南边陲的石门楼镇镜源村,一个叫关山口的地方,两岸青山一横桥,有一座名为水口桥的廊桥。水口桥桥身由石头堆砌而成,全长约21米,宽
1919年为石门楼区,1948年为石门乡,1952年为九区,1955年改名为石门区,1958年撤区并社,石门人民公社又叫石门公社。
1984年改名为石门乡,同年8月15日改名为石门楼乡。
1993年3月2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石门楼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象山社区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张氏由修水迁此建有石门框楼房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武宁县泷溪乡第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石渡区银炉乡;1953年成立银炉初级社和银塅、杨垄、洪锅等四个初级社;1956年由银…[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委员会位于马山的中部,故称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武宁县泷溪乡,跨第五、六两个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武宁县石渡区廒厦乡。1953年属西源、东湾等六个初级社。1956年属西源、…[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石门乡第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罗溪区石门乡。1955年成立延湾、平湾、胡湾、杨坳四个初级社,1956年合并为“炉山”高级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委员会辖内有新屋里和牌头下两个主要自然村,各取一字,定名为新牌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石门乡第八保,土改时属石门青岭乡,1954年合作化时,成立青岭初级社,1956年并青岭等五个初级社为五青高级社,1958年属石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石门乡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石门区田铺乡;1956年成立新庄等五个初级社;1958年成立联盟高级社;1959年为联盟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石门乡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罗溪区石门乡;1953年成立新田等5个初级社;1957年合并为田铺高级社;1958年属田铺公…[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河垄村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武宁县石门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武宁县罗溪区白桥乡;1953年成立徐坑等五个初级社;1956年转为徐坑、白桥两个高级社…[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委员会辖区内有西汪桥,故名西桥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