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吉潭镇 | 隶属:寻乌县 |
行政代码:360734104 | 代码前6位:36073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吉潭村新建路14号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吉潭因环村而流的河中有三潭(老街、豆腐、樟树)连串,并赋予美好愿望而得名。
寻乌县吉潭镇位于寻乌县东部偏南,东邻项山乡,西交文峰乡,南接南桥镇,北连澄江镇,东南与广东平远县相邻,东北与福建省武平县毗邻,206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为238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204个村民小组,158个自然村,总人口24058人,山林面积26.9万亩,耕地面积21796亩。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6623万元,财政总收入581.03万元。
吉潭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境内属典型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松原木、杉原木、竹类、香茹、木耳、冬笋、药材、灵芝、蜂蜜、水电、稀土矿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万安石、文昌阁、乌泥坑文化遗址、大营岗、仙羊岩、真君庙等名胜古迹。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吉潭镇为2025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20年12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授予吉潭镇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上车潘氏宗祠位于寻乌县吉潭镇上车村,年代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寻乌吉潭镇上车村的潘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1993年第二次重修(第一次重修在乾隆年间),占
圳下革命旧址群(含圳下战斗旧址,圳下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罗福嶂会议旧址),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圳下战斗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始建于清代早期,原为刘
圳下战斗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始建于清代早期,原为刘氏宗祠(恭安围)。1929年2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在开辟赣南、闽西新的根据地时途经寻乌吉潭镇的圳下村,并在这里与尾追
圳下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57),原为圳下文昌阁。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2月1日
剑溪中国工农红军新编独立第三师师部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剑溪村,年代为1932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县前属安远县的滋溪堡、腰古堡,建县后至清代,系腰古堡、滋溪堡的辖地,有部分属项山堡。
1912年初,为兼三区,辖今吉潭、项山、剑溪3个乡。
1930年,成立吉潭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复称兼三区,1937年,设吉潭乡。
1950年,成立吉潭区人民政府。
1951年1月称第五区。
1953年1月改称吉潭区公所。
1958年8月,设立跃进人民公社。
同年12月改称吉潭人民公社。
1961年,吉潭分为吉潭、团坜、项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环村而流的河,有豆腐潭、新街潭、樟树潭三潭连串故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沿河上游装有较多水车得名。1949年8月前项山乡辖行政村,同年8月属吉潭区上车乡,1958公社化为跃进公社上车大队,同年冬属吉潭公社上车大队,196…[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滋溪自然村,故名。1949年8月前属吉潭乡,同年8月属吉潭区上车乡,1958公社化初称跃进公社滋溪大队,同年冬月属吉潭公社,1964年与布尾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属吉潭乡,同年8月称吉潭区榜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跃进公社榜溪大队,同年冬属吉潭公社,1964年与竹子岌大队合并称榜溪大队,197…[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黎坑村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吉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兰贝村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吉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属吉潭乡,同年8月称吉潭区圳下乡,1956年下半年并入吉潭乡,1958年公社化初期称跃进公社古丰大队,同年冬称吉潭公社古丰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属吉潭乡,同年8月称吉潭区圳下乡,1956年下半年并入吉潭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跃进公社圳下大队,同年冬称吉潭公社圳下大队,1968…[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饶田”,后称“筱田”,田多富饶之意,后便于书写,演变为小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属项山乡辖行政村,同年8月称吉潭区团船乡,1956年称团坜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吉潭公社团龙,新联两大队,1961年属团坜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项山乡辖行政村,同年8月称吉潭区大坜乡。1956年称团坜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吉潭公社大坜大队,1961年属团坜公社,1968年属吉…[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属八富乡,同年8月称南桥区石排乡,1956年区乡调整时称南桥区古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跃进公社林田坝大队,同年冬属吉潭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8月前属吉潭乡,同年8月为吉潭区剑溪乡。1956年汉地、礼齐二乡并入剑溪乡,1958年联星公社剑溪大队,同年冬属吉潭公社,1961年为剑溪公…[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高冷,原名叫“寒地”,后因寻乌方言谐音“汉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居民点盛长篁竹,故名。1949年8月前属吉潭乡,同年8月属吉潭区礼齐乡,1956年并入剑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联星公社篁竹湖大队,同年冬属吉…[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为吉潭区赖地乡,1956年并入剑溪乡,1958年公社时为联星公社赖地大队,同年冬又属吉潭公社,到1961年属剑溪公社,1964年又属吉潭公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