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富东乡 | 隶属:澜沧县 |
行政代码:530828217 | 代码前6位:530828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9 | 邮政编码:665600 |
车牌代码:云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4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富东”为傣语地名,“富”为头,“东”为平地,含义为平地头。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富东村而得名。
" 一、富东乡基本情况
富东乡位于思茅市澜沧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155公里,地处澜沧江中游西南岸,东经99°54′39″~100°6′48″,北纬23°3′33″~23°12′26″。东北隔澜沧江与景谷县相望,北隔小黑江与双江县相对,是“两江并流三县”交界的地方。小黑江、澜沧江在境内流程达58公里。从澜沧江水路可直接通达糯扎渡水电站和西双版纳州出境。辖区国土面积238平方公里,8个村民委员会,167个村民小组, 91个自然村,3584户,14729人,其中,农业人口14449人,占地方总人口的98%。拉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7%。全乡有耕地38079亩,其中水田1420
2024年1月,富东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那东粮目和邦崴粮目2准土司。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澜沧县第六区,后属邦海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属文东区。
1958年,属文东公社。
1961年,属文东区。
1969年,属文东公社。
1984年,属文东区。
1988年3月,原文东区的邦崴、黄藤、桃子树、富东、打黑、那东、小坝7村,原大山区南丁村,南美村的蕨蕨坝,团山村的小拉巴寨划出,建立富东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傣语地名,富:头;东:平地,意为:坝子头。因原驻地富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营盘村,1956年属富东乡,1961年设桃子树乡属文东区,1969年改为大队属文东公社,1984年复为乡属文东区,1988年区改乡时,改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打黑“意为渡口村。因原驻打黑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那”为田,“东”为平,含义为平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南”为水,“滇(丁)”为背。南丁含义为背水吃的地方,以南滇作村名,故而得名。现村委驻地在大红毛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设那东半良目,民国属文东乡,1969年改为大队属文东公社,1984年复为乡属文东区,1988年改为行政村划归新成立的富东乡辖,2000年12月改为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邦”为地方,“崴”为藤篾,含义为藤蔑多的地方。因原驻地邦崴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前属营盘村,1956年属富东乡,1961年设黄藤乡政府属文东区,1969年改为大队属文东公社,1984年复为乡属文东区,1988年改为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