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稼依镇 | 隶属:砚山县 |
行政代码:532622103 | 代码前6位:5326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6 | 邮政编码:663100 |
车牌代码:云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7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6个行政村 |
稼依镇原名为架依,后因以庄稼为业改为稼依。
基本介绍:
位于砚山县西北部,距县城58公里,东接维摩乡,南连文山县红甸乡,西靠平远镇,北邻邱北县腻脚乡和树皮乡,总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1l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辖8个村民委,61个自然村,105个合作社(队)。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6种民族,总人口36475人。主要河流有稼依河。是砚山县优质稻主产区,已建成万亩国家商品粮基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坝区内基本实现农机耕作。通过实施以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战略,有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建设有全国第二大辣椒专业市场——稼依辣椒城,产品销往国内各省市和日本、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成交量上万吨,成交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稼依镇(蔬菜)榜上有名。
2021年3月,稼依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2019年7月,稼依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4年7月,稼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开文垦殖局旧址位于砚山县稼依镇,年代为中华民国。开文垦殖局旧址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稼依镇境域属开远县称六山镇。
1950年,属红河州开远县平远区稼依乡。
1958年,划归砚山县;同年随砚山县并归文山县设光明公社。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平远区稼依公社。
1970年,成立区级公社。
1984年,改稼依区。
1988年1月,改稼依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稼依,原名为架依,后因依靠庄稼为业得名稼依。…[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小石桥,原名团安,后因在村旁修建了一座小石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3年接收印度、印尼、越南回国的归侨后,取名为”国营稼依华侨农场”。1978年又接收一批归侨。侨园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4月,更名后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稼依,原名为架依,后因依靠庄稼为业得名稼依。…[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于开远县第六区。1958年划归砚山。同年并入文山县为稼依公社新寨管管理区。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平远区新寨公社。1970年为稼依公社新寨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隶文山县第四区为店房乡。1958年为光明公社店房大队。1961年划归砚山县,为平远区店房公社。1970年为稼依公社店房大队。1984年为稼依…[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补佐,壮语,“补”—山,“佐”—高,意为高山,以村居一高山脚下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属隶丘北县树皮区为落太邑乡。1958年为丘北县星火公社落太邑乡。1960年为树皮公社落太邑管理区。1965年划规砚山县为平远区落太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尼尼,彝语,意为放牛山,村居一畜牧山旁,建村时因住户较小尼尼多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