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东阳关,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均自吾儿峪趋潞州。”《元史·察罕特穆尔传》:“至元十八年(1281),分兵屯上党,塞吾儿峪”,均此。商时为黎国都邑。春秋属晋,称壶口。公元前491年,“齐国夏伐晋,取壶口”(《左传·哀公四年》)即此。战国属魏,后归赵,历代属晋。古地名东阳,宋以来称东阳关,以在县东、金牙山之阳,地势险要,自古倚为要塞故名。因镇政府驻地在东阳关村,故名。

古称三台镇,后因位居下遥村之上而得名。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上遥”。因地处下遥(今西社、正社、东社)之上,故称上遥。因镇政府驻在于上遥村,故名。

西井村边有一口水井,惟独此井有泉,这个村子正好在井的西边,因而得名西井村。随着时光变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井村更名为西井镇。

黄崖洞,俗称黄龙洞。因山崖陡壁上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天然石洞,崖呈黄色,故名。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设刈陵县,意指西伯戡黎时黎民被杀戮之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现名;因曾为古黎国都城得名;另说以黎侯古国为名。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洪井村而得名。清光绪六年《黎城县续志》载:“洪井村”。传说古时村中有一水井,水色混浊,似洪水而不能食用,故名。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西仵村而得名。清康熙《黎城县志》载有:“西仵”。相传,古为仵村,因仵姓居此得名。后因水患后分为两村。该村居西,故名。

始为程姓首居(一说程姓之前已有王姓在此居住),后焦、刘两姓迁至,因程姓居多,且地处山坡,故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