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可可以力更,蒙古语为“呼和额日格”,意为“青色的山崖”。从明代开始,此地为蒙古族游牧之地;清康熙年间,此地设置官府驿站;清乾隆年间,此地成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通往新疆与外蒙古的必经之地,归化城旅蒙商号大盛魁在此建立通商驿站,因此地南临大青山山崖,故蒙古族牧民称其为可可以力更;至乾隆年间,始有商人来此开设店铺,逐渐形成商业集镇后,沿袭原名为可可以力更镇。 |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哈乐村而得名。 |
驻地设在西乌兰不浪村,二百多年前,蒙古族在此游牧,起名“乌兰不浪”,意即“红色之泉”,因村东南红土梁上有一股泉水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在县城之西,后又加一西字。 |
因乡境地处大青山腹地而得名。 |
秃亥,蒙古语意为“河湾子”,故名。 |
乡政府驻德胜沟,故名。 |
因乡政府驻二份子村而得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在达尔罕旗垦务放地,方圆一里为一份,武川县一张姓商人,共买了十份地,在第二份地内,自建商号并转卖给其他商人开设商铺,其余土地租给外来人耕种,后租地农民在此定居,形成村落,取名二份子村。 |
因乡政府驻哈拉合少村而得名;“哈拉合少”系蒙古语,意为黑石头山嘴。 |
耗赖为蒙语,即“好赉”的谐音,意为“咽喉”之地。因此地处山口为交通咽喉要道,故牧民称此为“好赉山”。后有山西杨姓农民迁此地,租耕号地,形成村庄,沿用原名为村名,后称作“耗赖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