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临琼湖而得名。此处地形为:东依浩瀚的洞庭湖,资水绕其南,沅水环其北,未围堵前,河湖汊湾交错居其西,陆地呈带状约十余里连结周边水域,若清风明月,岸为玉带影映,水如镜面闪光,仿佛人间仙境,时人叹服:天上人间,莫此琼湖!因之取名“琼湖”。极言此地风景之美。

因境内的胭脂湖而得名。相传春秋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泛舟五湖,旅居赤山,常游览于此。西施见此“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十分欣喜。面对如镜的湖水,频瞻倩影,卸妆梳洗,胭脂溶入湖中,顿使水中芙蓉盛开,岸边山花烂漫,胭脂湖因此而得名。

此处毗邻大通湖,地势低洼,四季洪水泛滥。洲土成为泓道,人们称其为四季泓洲。成垸之后,因泓字不吉,故取名四季红。

泗湖山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泗湖山村得名。此处原“石立如削,后沉陷,仅存一小山包,因有东波湖、七里湖、筲箕湖、净下湖环绕,故名泗湖山。

南嘴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南嘴村得名。唐宋时期,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渺。长年有无数商旅、渔船经过。每遇风暴,船员们第一念头就是抢靠南面的山嘴。久而久之,此地便称为南嘴。

新湾镇因镇机关驻新湾村得名。此地原叫游乐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地群众建了大片房屋。从此更名为新湾村。

此处原为一茶盘形湖洲,筑垸之后取名茶盘洲。

相传岳飞部将牛皋率兵攻打杨幺,获胜后在此大摆庆功宴,故名南大膳。

黄茅洲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黄茅洲村得名。此地原名“放马洲”,是杨幺放马之地,后谐音为黄茅洲。

草尾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草尾得名。此地原处洞庭湖中的青草湖之尾,泥沙淤积逐渐成洲,一些人在此经商形成集镇,故名草尾。

清,此处湖洲居住阳姓和罗姓两家人,渔猎谋生,人称此为为阳罗洲。光绪年间,围垦筑垸,遂成集镇,故名阳罗洲镇。

1958年,堵八形汉河,新华乡、共和乡连成一垸,取名共华垸。

因场辖域处于南洞庭湖而得名。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人听说了此事,怕屈原被鱼儿撕咬,故而在湖中打捞,故而这片湖水,称之为“捞湖”,因为当地方言,捞与漉相近,久而久之,得名为漉湖。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