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河乡 | 隶属:红寺堡区 |
行政代码:640303200 | 代码前6位:640303 |
行政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53 | 邮政编码:750000 |
车牌代码:宁C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2.49万人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因位于红寺堡南面平川地形,故名。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
大河乡(640301200)辖:麻黄沟、龙坑、大河、扬黄、开元、红河、香园、碱井、白路、新圈、红崖、龙泉、龙兴13个村委会。
2024年4月,大河乡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1998年红寺堡移民开发建设,首先在大河乡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99年2月,开发区管委会由双井乡迁入大河乡办公。
2000年5月13日,大河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
2003年9月,大河乡与红崖乡合并,2004年接管原新圈、白路两个村。
2005年12月,接管原石炭沟三个村,合并成现在的大河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崖村移民原属隆德县、海原县。1999年移民搬迁迁至新圈西边,分为红崖村、白路村,直属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红崖乡管辖。2003年撤销红崖乡划归大河乡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泉村原属固原市海原县,1999年移民至新圈,直属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红崖乡管辖;2002年龙泉村,新圈村合并成为龙泉村,2003年撤销红崖乡,龙泉村和…[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99年移民搬迁至恩红公路两岸。直属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大河乡管辖,分为麻黄沟村、龙坑村,2005年两村合并为麻黄沟村,划归红寺堡开发区大河乡管辖。2…[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原为黄沙,1988年从西吉各乡镇调入迁入此地,成立大河村,归当时西吉指挥部管,2005年撤了指挥部归大河乡管理。2007年由原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下…[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98年10月18日从固原移民搬迁至此;2007年原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下发(红管发)【2007】28号文件,成立开元村,并成立开元村村委会,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兴村移民原属同心县纪家乡,1999年移民搬迁至新圈以东,直属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红崖乡管辖;2003年,划归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大河乡管辖。2007年由…[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93年从同心县石炭沟移民过来,为刺疙瘩塘,为大河乡第七试点村;2007年由原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下发(红管发)【2007】28号文件,成立香园村,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93年从同心县各乡镇抽调人迁移此地,成立石炭沟乡归同心县管理,原有10个村。2003年撤石炭沟乡,归大河乡管辖。2007年由原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下…[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岭子村移民原属同心县纪家乡,1993年同心县移民搬迁,迁至盐兴公路以西,1993年划归石炭沟开发区。2002年平岭子村划归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200…[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坡子村移民原属固原市原州区,1993年搬迁迁至中宁县大战场乡,分为田家湾村和石坡子村。2000年划归同心县石炭沟开发区管委会,2003年划归红寺堡管…[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行政区划变更,2008年由原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下发(红管办发)【2008】138号文件,成立河西村,并成立河西村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8年由原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下发(红管办发)【2008】138号文件,成立乌沙塘村,并成立乌沙塘村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99年1236指挥部在此恩红公路北岸设置,至2004年1236指挥部撤走,留下千亩试验田,承包给移民。2024年11月由固原市原州区、同心县预旺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