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大河乡

地名:大河乡隶属巫溪县
行政代码:500238207代码前6位:500238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58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31.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497人
人口密度:约17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大河乡因大宁河穿境而过得名。

基本介绍:

巫溪县辖乡。清属石门里七甲,民国年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大河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7公里。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0.6万。县道城(厢)高(竹)公路过境,大宁河流经乡境。辖紫花、民主、双村、上游、分泉5个村委会和下风坝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小麦,特产烟叶、芝麻、茶叶。境内令牌石、和尚拜塔和静卧宁河两岸的龟、蛇二山风景秀丽,驰名中外。

历史沿革:

清初,属石门里七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大河乡。

1949年12月后,属巫溪县第二区。

1953年3月,改属巫溪县第十区,原大河乡分为宝龙、分泉、双溪、大河4乡。

1955年4月,所在的第十区改为第九区,同年底,撤销第九区,原分出的各乡又回并到大河乡,改属巫溪县守厂区(原第二区)。

1958年6月,大河乡改设大河公社。

1983年,大河公社改为大河乡。

铜梁安居古城
上方坝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地处大河坝上部,故名上方坝社区。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民国年间为巫溪县第二区大河乡所辖。1953年设下风坝居民段,1978年成立下风坝居委会,2001…[详细]

分泉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泉水,流出时分为两股,故名分泉。…[详细]

紫花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紫花溪得名紫花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民国年间为巫溪县第二区大河乡所辖。1958年成立朝阳大队,1981年8月,胜利大队因与县内其他大队重名,…[详细]

上游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全村生产发展好,力争上游,故得名上游。…[详细]

双村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宝龙、新建两村合并之意得名双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民国年间为巫溪县第二区大河乡所辖。1958年设新建大队,1981年以宝龙、新建两村合并之意更名…[详细]

民主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人民当家作主”之意得名民主。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民国年间为巫溪县第二区大河乡所辖。1958年设民主大队,1984年改民主村,2001年民主村与分…[详细]

红火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小地名红火丘而得名红火村。清代属石门里第七甲。民国时属第二区西宁乡。1958年设红火大队,1984年改红火村,成立红火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鹅蛋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山包形如鹅蛋,故名鹅蛋村。清代属石门里第七甲。民国时属第二区西宁乡。1958年设鹅蛋大队,1984年改鹅蛋村,2001年鹅蛋村与四新村合并,…[详细]

红光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新中国发展红红火火,光芒四射”之意得名红光。…[详细]

瓦坪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瓦窑坪而得名瓦坪村。清代属石门里第七甲。民国时属第二区西宁乡。1958年设瓦坪大队,1980年5月9日,巫溪县革委会以溪革函[1980]5号文同…[详细]

广安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境内广安坡,早年有广匪于此坡被招安,人民得安宁,故名广安村。…[详细]


还有4个地名与大河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大河乡面积相当:
到大河乡必去著名景点

大河乡相关名人

大河乡特产与美食
大河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巫溪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