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铁盖乡 | 隶属:共和县 |
行政代码:632521203 | 代码前6位:632521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4 | 邮政编码:813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3591人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铁盖蒙语为弯钩,明清年代蒙古族驻牧时,因地形呈弯钩状,故得名铁盖乡。
基本介绍:
铁盖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50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9.1%。面积0.1万平方千米。辖铁盖、吾雷、马汉台、拉干、拉才、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七台、委曲、哈汗土亥11个村(牧)委会。1949年为上郭密区居力盖乡,1956年改称铁盖乡,1958年并入龙羊公社,1961年改称铁盖乡,1958年并入龙羊公社,1961年分设铁盖公社,1984年改为铁盖乡。
文化旅游:
红山顶遗址位于共和县铁盖乡拉才村,类别为古遗址。红山顶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劳动创造一切纪念碑位于共和县铁盖乡九道班工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动创造一切纪念碑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马汉台西坎沿遗址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农业点,类别为古遗址。马汉台西坎沿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后,置铁盖乡。
1958年,并人曲沟乡。
1959年,归属龙羊公社铁盖大队。
1960年,析置铁盖公社,后又改为铁盖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马汉台”蒙古语“马汉”的谐音,意为肥沃的土地,清明年代,蒙古族驻牧时因地势平坦,牧草生长茂盛,因其地理环境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委曲”藏语,意为中间的沟,因村委会驻歪曲沟而得名委曲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托勒台”蒙语,意为兔子地,明清朝代蒙古族驻牧时,因此地多迁居铁盖乡属地托勒台,故得名托勒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乐寺”蒙古语,意为芦苇草,原为蒙族驻牧场,因长有芦苇草,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吾雷”蒙古语“窝里”的谐音,意为山根底地,明清年代蒙古族驻牧时,地处山根下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8年因建龙羊峡水电站,1983年搬迁至铁盖乡现址,因地处黄河沿从东到西第七台地而得名七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盖”蒙古语,意为弯钩,村境内有形似弯钩的沟而得名铁盖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乐寺”蒙古语,语意为芦苇草,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拉才”藏语,意为敖包,因此地建有祭神台,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汉土亥村是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