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家砭镇 | 隶属:佳县 |
行政代码:610828106 | 代码前6位:6108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643人 |
人口密度:约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家砭村而得名。
佳县辖乡。1958年成立王家砭公社,1984年改为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2.5公里。面积146平方公里,人口1.2万。榆(林)吴(堡)公路过境。辖孙家峁、雷家崄、康家崄、马军王、打火店、王家砭、康崖遥、火神山、三皇梁、旧寨、柳树会、王寨、潘圪达、窑湾、曹崄、刘家峁、老庄焉、白土沟、佛店山、高武沟、大稍梁、赵家沟、张兰家沟、豪则沟、程家沟、王车畔、奥圪达27个村委会。境内水资源丰富,佳芦河水为两岸灌溉提供了方便。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地毯加工为主。农业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属响石地方。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响石联保处。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响石区。
1952年7月,改属十二区(王家砭)。
1958年10月,成立王家砭公社,辖27个生产大队。
1984年7月,改设为王家砭乡,辖27个行政村。
1997年12月,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中心区。因姓王的居住在这里治病救人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孙姓人居住在峁上而得名。1958年建立孙家峁生产大队属王家砭公社,1984年改王家砭乡,同年变更为孙家峁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撤销王家砭乡,设立王…[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雷的居住在这里,地处坡坬而得名。1958年建立雷家坬生产大队属王家砭公社,1984年改王家砭乡,同年变更为雷家坬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撤销王家砭…[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期这里有一开客店的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早期姓马的士兵和姓王的士兵在这里居住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居住的地方在火神山上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跟王寨相比较这里比较破旧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王的在这里居住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期居住的地方在河边的山洞里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赵姓居于沟内而得名。1958年建立赵家沟生产大队属王家砭公社,1984年改王家砭乡,同年变更为赵家沟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撤销王家砭乡,设立王家砭…[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豪则沟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高姓武居于沟内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刘姓人居住在峁上而得名。1958年建立刘家峁生产大队属王家砭公社,1984年改王家砭乡,同年变更为刘家峁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撤销王家砭乡,设立王…[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程姓居于沟内而得名。1958年建立程家沟生产大队属王家砭公社,1984年改王家砭乡,同年变更为程家沟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撤销王家砭乡,设立王家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