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化镇 | 隶属:周至县 |
行政代码:610124109 | 代码前6位:6101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代码:陕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6万人 |
人口密度:约8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宋代曾名青化店,清康熙年间设青化镇。因镇政府驻青化村而得名。
青化镇位于周至和眉县的交界处,是眉县最东边的一个乡,南依秦岭,北邻渭河。全乡有15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4450户,总人口18983人。全乡总面积为 2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00亩。
全乡交通十分便利。西宝公路横穿东西,青果、青马公路纵贯南北。全乡电力供应充足,邮政电讯网络健全,行政村之间道路全部沙石硬化,村村装有自来水,组组通电话,已实现了“四通” 。
5月26日上午,眉县县城锣鼓喧天,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国道310眉县青化至五丈塬段公路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项目是由陕西省交通厅立项批复的2006年干线公路改造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近五年内宝鸡地区改建里程最长的一段线路。工
文化旅游:
周至南宫适墓位于周至县青化镇滹沱寨村3组村民谢列向家的猕猴桃地中,310国道南侧。,年代为西周、东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原墓冢基址。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6米。
嘉会堡遗址位于周至县青化镇青化村2、3组。,年代为新石器时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村庄以北100米,东西150米,南至村庄以北。建设控制地带:同A区。
唐时属周至县丰邑乡。
未有青化店。
清康熙时建青化镇。
乾隆后归凤泉里管辖。
1949年后,原青化乡和白寨乡合并,名称为白寨乡,治所在新白寨村,归周至县第二区(治所在哑柏镇)管辖。
1958年,设哑柏公社青化管理区。
1962年,成立青蛤公社。
1984年,改建为乡。
2011年,青化镇改建为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青化”由“羌化”谐音而来。建国初为青化生产大队。1984年改建为乡,名青化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翠峰乡,2011年撤乡为青化镇。2016年,县政府批复合…[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在二郎庙前而得名。宋天圣元年(1023)得二郎庙名,建国初为哑柏区青化乡二郎庙生产大队,1962年隶属于青化公社,1984年改建为乡,隶属于青化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蒙古族群众居住在此,形成村寨,蒙语称村寨为“滹沱”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聂村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青化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外省难民多人在此垦荒定居,为克服困难,自发联合形成了一个生产集体,时称集体农庄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有一大杏树园而得名。1961年为杏园生产大队。1984年改建为乡,名杏园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翠峰乡,2011年撤乡为青化镇。2016年,县政府批…[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白寨迁此而得名。1961年为新白寨生产大队。1984年改建为乡,名新白寨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翠峰乡,2011年撤乡为青化镇。2016年,县政府批复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集体农庄合作而得名。1984年改建为乡,名联集村民委员会,隶属于青化乡,2011年撤乡为青化镇。2016年,县政府批复合并村,名联集村村民委员会,其…[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委会驻地地名兴隆寨而得名。1961年得名。建国初为青化乡兴隆生产大队。1984年改建为乡,名兴隆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翠峰乡,2011年撤乡为青化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