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城区街道东关村
地名:东关村 | 隶属:城区街道 |
行政代码:140882001206 | 代码前6位:14088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从老城的兴建到废止,“东关”一直作为地名使用,并不是村名,东关人民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20世纪50年代,由于汾河多次淤漫,河滩不断增高,老城水患日益加剧,老城内的居民陆续外迁。有的迁到老城东关以北的九龙岗下,有的迁到老城东关以东的二义庙周围(东关村现址),迁出居民统归城关大队管理。1964年初,为了便于管理,城关大队一分为二,按地域分为两个大队,居住在九龙山麓的5个生产队留在城关大队,居住在二义庙周围的7个生产队建立东关大队。改革开放后,东关大队更名为东关村。
基本介绍:
东关村位于县城中心,是典型的城中村,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村共有6个居民小组,475户,2100口人,党员68名,耕地面积1910亩。
党支部、村委会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起三幢商贸大楼和村委办公楼,学校教学楼。投资600余万元,硬化村巷道3万余米,完成村农电改造、自来水管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富农工程,到2003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共谋发展,打造了“种、养、加、商、外出务工”五业并举的块状经济模式,先后荣获全市首批小康村、农业综合开发先进村
历史沿革:
明代为太和坊东关。
清代为太和里东关。
1919年为第一区东关。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一区东关。
1953年为城关镇东关。
1956年为城关乡东关。
1961年为城关公社东关。
1964年初为城关公社东关大队。
1984年4月为城关镇东关村民委员会。
2001年为城区街道东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东关村附近有黄河龙门景区、大梯子崖景区、古今天下旅游景区、薛仁贵故里、河津真武庙、高媒庙等旅游景点,有连伯韭菜、晋南牛、龙门梨枣、北原苹果、山西琉璃制品、龙门麻黄等特产,有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河津剪纸、河津琉璃烧制技艺、河津转花灯、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