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城区街道东窑头村
地名:东窑头村 | 隶属:城区街道 |
行政代码:140882001211 | 代码前6位:14088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该村先民曾用崖下厚厚的埴土(俗称沼泥)筑窑,做瓦盆、滴水等陶业营生。随着烧窑的窑体不断变大,数量不断增加,布局不断依崖向西发展,直至禹王庙坡,形成了一定的陶业气候,这就是“窑头村”村名的来由。这里最早只有一个窑头村,后分为东西两个窑头,东边的窑头村叫东窑头。
基本介绍:
东窑头村位于河津市区西部,全村有四个居民组,共300余户,约1200口人。其中党员29人,男25人,女4人,初中文化居多,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村北有约30米高的土崖,村南一条铁路穿村而过,村里地势高低不平。
我村是个纯农业村,村耕地面积约100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种植小麦和玉米,部分村民靠运输业和养殖业增加收入。特色工艺是琉璃手艺,有两家已形成规模,其余的大多为小作坊。人均收入3000元。
2008年10月,约260平方米的村委会落成,办公设施齐全,并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医疗室、文化娱乐广场等。
东窑头村与西关村、郭村村、西窑头村、杨家巷村、城关村、修村村、城北村、黄村村、东黄村、东关村、卫庄村、米家关村、西王村、吴家关村相邻。
历史沿革:
明代为太和坊。
清代为太和里东窑头村。
1919年为第一区东窑头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一区东窑头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窑头乡东窑头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城关乡东窑头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河津公社东窑头大队。
1971年10月为城关公社东窑头大队。
1984年4月为城关镇东窑头村民委员会。
2001年为城区街道东窑头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东窑头村附近有黄河龙门景区、大梯子崖景区、古今天下旅游景区、薛仁贵故里、河津真武庙、高媒庙等旅游景点,有连伯韭菜、晋南牛、龙门梨枣、北原苹果、山西琉璃制品、龙门麻黄等特产,有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河津剪纸、河津琉璃烧制技艺、河津转花灯、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