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千佛岭乡 | 隶属:浑源县 |
行政代码:140225215 | 代码前6位:1402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车牌代码:晋B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93.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900人 |
人口密度:约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因境内的千佛岭景区而得名。千佛岭位于浑源县城南30千米处,龙咀村西南,为恒山支脉,面积约14.2平方千米,素有“塞外小黄山”之称。
千佛岭乡面积193.42平方千米,人口15188人。乡政府驻千佛岭。辖36个村委会。由中庄铺、温庄合并,并更名。
文化旅游:
千佛岭位于千佛岭乡龙嘴村西南,分为上寺、下市、后寺:附近有古遗迹老君殿、孙膑寨,天然形成的北风洞、有碑刻记载。千佛岭为恒山支脉,在天峰岭正南偏西约25公里处。这里,一个个清秀多姿的孤峰排列有
千佛岭石窟位于浑源县千佛岭乡龙咀村西南约3000米千佛岭顶天然大峭石,年代为辽。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大同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1号窟为中心,东
解放初期,设有小道沟乡、龙咀乡和羊投崖乡,属六区管辖。
1945年全县解放后,设温庄乡和大坪乡,隶属二区。
1958年8月温庄乡设为人民公社,辖区不变。
10月下旬划归灵丘县管辖。
1959年7月又划回浑源县。
1961年划社时,以原温庄、大坪乡辖区成立温庄人民公社。
1961年整社时,以现辖区成立中庄铺公社。
1984年9月15日,改为中庄铺乡。
2001年1月原温庄乡和原中庄铺乡合并为千佛岭乡,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村原名为李家庄,后改名为中庄铺,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归元区所辖,1958年人民公社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归元区辖,1958年人民公社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归麻地坪行政村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王家沟管理区(辖曹虎庵)。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钟来坡,后改为钟楼坡,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马地坪,后演变成麻地坪,沿用至今,解放后划行政村归元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洪泉,后改名为红泉,沿用至今,解放后划归小麦峪行政村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该村成立红泉管理区(辖黄庄),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归干土岭行政村辖,1956年3月12日,随干土岭行政村划归中庄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仍属干土岭管理区所管辖。196…[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行政村归元区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行政村归元区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庄村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千佛岭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孝福坛,后逐渐改为小窝单,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为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归元区辖,1958年人民公社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峰殿村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千佛岭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杨庄,后改名为杨家庄,沿用至今,解放后划归讲堂行政村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杨庄管理区(辖老君殿、土沟)。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归泽青岭行政村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温庄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大队。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