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
地名:襄陵镇 | 隶属:襄汾县 |
行政代码:141023105 | 代码前6位:14102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25万人 |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
因晋襄公陵墓在此,故名。
晋襄公(?—前621年)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为秦穆公之女文嬴(原称怀嬴)所生,春秋时晋国君主。前628年,晋文公逝世,晋襄公即位。前627年,晋襄公以先轸为帅,于殽山大败秦军,生俘秦军白乙丙、孟明视、西乞术“三帅”。襄公嫡母文嬴请放“三…… 姬欢详细信息++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襄陵镇人口数量为3.25万人,位列襄汾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襄陵镇西依姑射山,东邻汾河水,北与尧都区金殿镇相接,南为本县南辛店乡,全镇共有29个行政村,9400余户,38000余口人,耕地面积3700余亩。
该镇紧邻临汾市,临夏线从本镇穿过,交通便利,冶炼业发展较早。目前全镇主要是以冶炼铸造、建材工业为主。资源丰富,品质极高,建材产品以其质量优、价格廉、产量高闻名全国,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将近20%,主要产品有石膏粉、高强石膏粉、纸面石膏粉、矿棉板、铂镁板、325#、425#矿渣水泥及各种型号的暖气片、面包铁。飞虎铸造公司生产的电动机外壳销往浙江等地。新建有纯净水生产项目。纸面石膏板、水泥、铸铁为我镇三大主导产品。冶炼、建材我为镇两大优势产业,
文化旅游:
时代:元该庙位于襄汾县襄陵镇粮站内,创建于金泰和九年(实为大安元年,1209年),元大德十年(1306)重建,明清时期屡有修葺。现仅存大成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十椽,。歇山顶建筑。前设月台。
历史沿革:
春秋晋大夫郤犨食邑。
战国魏襄陵邑。
秦属河东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始置襄陵县,县治襄陵古城(今新城镇古城庄),属河东郡。
莽新改名幹昌,东汉复名襄陵,仍属河东郡。
三国魏晋胥属平阳郡。
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析置禽昌县。
北齐天保七年(556)襄陵并入禽昌县。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禽昌县治徙襄陵古城(今古城庄)。
隋大业二年(606)改禽昌县为襄陵县,郭城划入,属临汾郡。
唐武德二年(619)县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有井国,被殷商吞并,井国人逃至今河北的邢台,建立邢国。西周时,邢国又被晋国吞并。从此,产生了井姓和邢姓,后称井头。…[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初期,襄陵城区划分为三街一区,位置靠中,故称中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初期,襄陵城区划分为三街一区,因此地位置靠东,故称东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古以晋桥驿《晋桥店》为村名,曾以北关为村名,后改为北街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襄汾县南门外,取名南关村,79年将南关村分为南街、西街两个大队,后改为南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襄陵县城南门处,故称南关村,1979年南关村分为南街、西街两个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附近泉眼多,泉水大,故名浪泉。清朝时期为浪泉,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最先居住此地的薛姓人家的姓氏取名为薛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南有娥皇泉,又背临姑射山,风景秀美,故名景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时期为西阳,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隶属跃进公社。1959年…[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靠山崖,而且土色为黄,故取名黄崖。…[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旁有三国名将许褚墓,故名许留。明、清时期为许留,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末清初时,本村在浦河两岸坐落,后又移至南枣树地,故取名为“南柴”。…[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内地势高,四周地势低洼,常有积水,很像湖泊,取名湖村,后人为了书写简单,改名为胡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隋朝末年,尉迟恭跪马开渠,齐村人最齐心开渠,故尉迟恭住齐村并以此命名。…[详细]
东柴村:由原巩固、西院、河北、向阳、东院等5村合并而来。…[详细]
屯李村:由原屯大、李村、屯南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中庄村:由原中和庄、庄头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双柱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太柴村:由原南太柴、北太柴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襄陵莲藕”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特产,因主产于该县襄陵镇而得名。产地为该县中部汾河沿岸的襄陵镇、南辛店乡、邓庄镇、新城镇、南贾镇、西贾乡和永固乡等7个乡镇的42个行政村。该地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