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
地名:新城镇 | 隶属:襄汾县 |
行政代码:141023100 | 代码前6位:14102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8万人 |
人口密度:12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32个行政村 |
2001年,赵曲乡并入城关镇,改称新城镇。意为新建立、拥有新面貌的城镇。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城镇人口数量为11.8万人,位列襄汾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11年12月,新城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新城镇地处县境,汾河东畔,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83625亩。东与陶寺乡相依,西同景毛乡、南辛店相望,南和曲沃县的里村毗邻,北与邓庄镇接壤。全镇辖40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有居民9935户,农业人口41099人。
农业上,提出了“南红枣、北树草、城郊菜、优质粮”的农业调产思路,积极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新城镇的红枣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官滩红枣被评为山西省“十大名枣”,“官滩枣”这个品牌愈叫愈响,官滩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安家落户,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新城镇工业上,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脱胎换骨改造传统产业,求新求高发展新兴产业”调产战略,几年来,先后推掉了三座100m3以
文化旅游:
赵曲文庙大成殿(第五批省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赵曲村据史料记载,赵曲文庙最早为夫子庙,明代时称礼殿,清时改称宣圣殿。赵曲文庙创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康熙二
敬村观音庙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敬村,年代为元至明。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敬村观音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分属襄陵县三区、汾城县二区。
1954年始为县治所在地,称城关镇,1958年10月设城关公社,1984年改制为城关镇。
2001年3月撤乡并镇时,赵曲乡并入,改称新城镇。
隶属于襄汾县至今。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所辖范围位于龙山路,故命名为龙山社区。2004年襄汾县社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时,命名为龙山社区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社区辖区内有南庄村,所以命名为南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4年社区成立时,所在范围包括有以鸡鸣山命名的地方,故命名为鸡鸣山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城东社区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柴寺社区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陈郭社区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敬贤社区:位于尧风街以南,复兴路以东,忠信街以北,丁陶大道以西。辖裕景华庭,清华园,丁陶尚都,圣尧新城等小区。…[详细]
福康社区:位于忠信街以南,复兴路以东,仁义街以北,光祖路以东,桥西街以北,丁陶大道以西。辖和谐小区、锦华名苑、三中家属楼、福康花园、圣尧新城南区、信用…[详细]
府东社区:位于尧风街以北,振兴路以东至汾河的县城区域。辖仁和新城、新城中学家属楼、盛世丁陶、悦蓉园、仁和同悦、御景紫苑、碧玉琨园、天和嘉苑、金玉一号苑…[详细]
府西社区:位于尧风街以北,振兴路以西的县城区域。辖平安四季、安盛华苑、嘉宏、工商祥瑞小区、育花苑、高中家属楼等小区。…[详细]
振兴社区:位于尧风街以南、振兴路至育才路口以西、育才路以南、桥西街以北、丁陶大道以东。辖鸿裕嘉苑、新华佳苑、紫东小区、烟草家属楼、水利局家属楼、国税局…[详细]
滨河社区:位于尧风路以南,振兴路以东,育才街以北,汾河以西。辖亚太新城、亚太高层、博裕北院、博裕南院、晨光学苑、龙港湾、玉叡苑、水韵花园等小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柴姓取名为柴村。明、清时期为南柴村,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隶属…[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千年前,本村属柴庄管辖,后来村里有了人当官,故取村名官滩。…[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元402年柴庄原名柴壁,现村内柴姓居民占多数,故名柴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尧王时期,颛顼之裔蒙氏居住之地。蒙亨原名蒙坑,五代十国时期,一大将王俊带兵到此地时,认为此名不吉利,改为蒙亨,喻意四通八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伯益村,为舜臣伯益故里,清康熙时知县吴轸以先贤讳改为博皇,道光年间改为伯虞。四清时,更名伯玉。…[详细]
丁村民居始建明代,清代续建,历时近400年,现存宅院33座,房舍498间,占村庄大部分面积,基本是明清时期丁村的原有布局。各院落建筑布列不同,造型雕刻…[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称北文村,武则天执政后,村人敬晖为宰相,其子敬让身居要职,后人为纪念他们取名敬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闫店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一对避难的母女来到这里,妇女娘家姓沙,取名沙女。…[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与沙女村相邻,村边有沟,得名沙女沟。1954年以前为沙女沟,属汾城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上庄村民委员会下辖上庄南堡和山庄东堡两个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解村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新石器时代,该地有人居住,宋朝时,宋氏人在此居住建村,而得名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南村位于尧时期都城最南边,而得名南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国魏将夏侯惇墓在村北,因地处丘梁,故名夏梁。…[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原名为凤凰村,有一年发大水,大水漫村,后改名为湖李。…[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刘村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古代该村以赵、曲二姓为主,故得名叫赵曲。…[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粱坡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候该村有一棵大槐树,后因张家的一家居住于此,故起名张槐。…[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子沟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在古城千昌府的城南边,故叫城南。明、清时期为城南,属太平县管辖。民国3年(1914年),国民政府改太平县为汾城县,属汾城县管辖。1954年9月,两…[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有一名姓赵的人在此开店,故名为赵店。…[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古时该村邓氏居多,且地势弯曲故取名邓曲。…[详细]
荆村村:由原圪塔、新庄、城尔里、沟尔里等4村合并而来。…[详细]
“襄陵莲藕”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特产,因主产于该县襄陵镇而得名。产地为该县中部汾河沿岸的襄陵镇、南辛店乡、邓庄镇、新城镇、南贾镇、西贾乡和永固乡等7个乡镇的42个行政村。该地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