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皋落镇碧霞观村
地名:碧霞观村 | 隶属:皋落镇 |
行政代码:140724101205 | 代码前6位:14072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4 | 邮政编码:030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K | 行政级别:村 |
碧霞观村何时有人居住无考。但碧霞观的历史发展则于近邻桃躯村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古代,桃躯村的庙宇寺观建设规模宏大,各宗神庙道观星罗密布。唯独没有主生死、判阴阳的寺院。道教之士认为:应以较好的地段予以补阙。经过堪舆,选中了距村3公里地的碧霞观村,就在那里建起了恢宏的“碧霞元君”神寺院。传说碧霞元君神是“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大帝”的女儿。按:“东岳泰山君领群神5900人,主生死、断阴阳,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宋真宗(998-1003年)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蒿庵闲话》载:“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907-960年),殿圮(pi,塌坏,倒塌)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另据《太平御览》卷二六八引西晋(265年)张华《博物志》也有东海泰山神女事。故”碧霞观“道士云集,香火不断,”信男善女皆往之。在村四周山涧、岩旁、沟里居住的山野村夫无不向玉女神君顶礼膜拜。随着农耕生产的日渐活跃,村人逐渐向宽阔、平坦处集聚,村落开始形成。人们开垦出广阔的农田,以充盈的禾黍,淳厚的人脉,迎接从四面八方涌到碧霞观朝拜的善男信女,使碧霞观耕是声名远播,香火益盛。观里的道姑四处传道、讲学,将碧霞观演绎的真如”判官难主薄,玉女定阴阳“似得,碧霞观成了凡间的阎罗宝殿。长此以往,村人出行也被尊为碧霞观弟子,人们就干脆将村名改为碧霞观。直到明朝弘治年间,虽然碧霞观、红门寺、石门寺的僧尼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为害乡里,被平定州派官兵剿灭,并将二寺一观彻底焚毁。碧霞观村人仍感念碧霞元君神寺院,曾经带给碧霞观村人昔日的热闹景象,故还用碧霞观为村名沿用至今。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碧霞观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碧霞观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碧霞观村地处皋落镇的西南角,西、北与赵壁乡的红山、梨园掌接壤,东、南与本镇的库城、柳沟村为邻,四面环山,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东经113°51′,北纬37°29′,海拔1300米。全村共142户,393口人,耕地面积1340亩,林地面积2311.6亩,属纯农业村。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5.3万元,人均纯收入3471元足。
改革开放以来,碧霞观村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村民们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村两委克服诸多困难,先后水泥铺设了本村至柳沟村的2公里道路,村口建起了牌楼;2008年,投资3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室,硬化了村活动广场;2009年,村民自
历史沿革:
本村的地形地貌非常适合古人居住。
但何时有人居住无考。
据库城村于隋开皇十六年(596-606年)置东山县考,碧霞观的人类居住情况应该比较活跃。
大南山、小南山、苏家岩、青洼、柴沟洼、西掌沟等地的住户当属山野匹夫,集中住户并不多。
宋时建村,应为保治。
金属皋州,州治皋落村。
元属乐平县。
明属怀仁乡水谷都,乡址黄岩、都址水峪。
清属怀仁乡黄岩都。
民国属皋川乡,乡址皋落镇,七年实行区村治和编村制,先编入桃躯编村,
碧霞观村附近有大寨景区、石马寺、昔阳龙岩大峡谷、颐民公园、昔阳离相寺、昔阳福严寺等旅游景点,有昔阳小米、大寨核桃露、冷香豆腐脑、扁食头脑、油糐凉粉、红枣米糕
- 昔阳县各街道乡镇辖区面积排行榜 (第5名)
- 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 昔阳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 昔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 皋落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 皋落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 碧霞观村概况
- 碧霞观村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