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渡市镇 | 隶属:达川区 |
行政代码:511703113 | 代码前6位:51170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500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6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渡市镇因集市建在渡口边而得名。
渡市镇地处达县西北部,辖20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1个街道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6215人,其中农业人口24339人、居民人口1876人,幅圆面积33.4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煤、石灰矿等自然资源,全乡森林覆盖面积万余亩。全镇现有标美路22公里,有村社道路17条,10个村、43个社、1183户安装了闭路电视。
历史沿革:
清称渡市街,属达川区翠屏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置渡市乡苏维埃。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渡市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镇改乡。
1952年2月,析置百合、龙会2乡。
1956年1月,2乡并入渡市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00年6月,乡改镇。
2019年12月20日,撤销木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渡市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早年在河边有一个集市供人们交易,渡市镇政府驻地也在该社区,遂取名渡市社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辖区内有一小地名(钟咀子),为便于居民记忆,沿用钟咀一词的发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木头乡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乡名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小地名叫新鞍子,为便于群众记忆,取谐音为新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白腊坪村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名寓意人民兴旺发达,故名。原民兴大队,1984年4月更名为民兴村,现隶属于渡市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乐姓人家聚居于此处,且地势很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形像金色的盘子,故名。1961年以境内金盘子命名,2004年包上村并入。现隶属于渡市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势低洼处有一大平地,故名。原名大坪大队,1984年建村民委员会,更名为低基坪村,隶属于渡市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山脉名为南家岩,此村借取此名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一座山高耸入云,故名。原高兴大队,1980年改名高均坪村,现隶属于渡市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处于渡市镇的西边,故名。2004年4月村级建制改革,将雷打石村与西兴村合并,命名为西兴村,现隶属于渡市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位于河边,岸边有一座寺庙,故名。原51大队,2004年碾房村和水口村合并,改名水口庙村,现隶属于渡市镇管辖,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村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穿境而过,故名。原先进大队,1980年以地处清水河畔命名为清水大队,1984年改为清水村,2004年与前锋村合并。隶属于木头乡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4年红旗村、星火村合并,新村取“红”“星”二字组成红星,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