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尔沟镇 | 隶属:理县 |
行政代码:513222102 | 代码前6位:5132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31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47.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90人 |
人口密度:约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古尔沟镇因地处古尔沟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单位概况:古尔沟镇位于县城西部杂谷脑河上游,距县城30公里,东与杂古脑镇相邻,西界夹壁乡,南连朴头乡。镇地处东经102°24′,北纬31°31′,海拔2741.3米,幅员面积547.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517户2212人,耕地2435亩,主产蔬菜(大白菜,连花白,花椰菜,莴笋),玉米,洋芋,青稞,葫豆等,盛产大黄,贝母,虫草,松茸,羊肚菌,党参等名贵中药材。
历史沿革:
唐天宝八年(749年),设天宝郡,驻沙坝村。
唐贞元元年(785年),设安居县,驻现古尔沟村。
清代时期,属梭磨土司辖地,称柯宋地区(意即沟沟)或名为扣苏沟。
民国十八年(1929年),扣苏更名来苏,属来苏乡第一、二2保。
1954年,设沙坝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00年,沙坝乡改为古尔沟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牦牛头”,故名。1966年成立沙坝人民公社古尔沟大队,1984年改为古尔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洪水冲刷后成为沙场,故名。解放前为沙坝乡二保,1952年为沙坝乡二村,1959年为沙坝生产队,1984年改为沙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流经此地有极小的一条河流,故名。1966年成立沙坝人民公社小沟大队,1984年改为小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根据藏语音译而得名。“丘地”藏语意为“大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有一条大的山沟,故名。解放前为下来苏乡第一保,1953年为沙坝乡一村,1958年为沙坝公社大沟大队,1984年改为大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悉,解放前,新桥村通行多以便桥为主,后因木桥损坏,修建新桥,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