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复兴镇 | 隶属:冕宁县 |
行政代码:513433103 | 代码前6位:51343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60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0.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复兴镇原名马房沟,1935年春全场火灾烧光后命名寓衰落后兴盛起来之意。
复兴镇位于冕宁县境中部安宁河谷地带,总面积60.4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697米,距县城18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58个村民小组,主要有汉、藏、彝三个民族,有农业户4296户,总人口20137人,全镇以农业为主,土产水稻、玉米、油菜籽,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樱桃、梨、桃子等。水果产量居全县第一,达2810吨,占全县总产量15%,其中樱桃年产量达1051吨,以颗大、色鲜、味甜著称,远销成、渝、昆等地。
主要职责:组织全乡干部职工、群众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的各类方针政策,在党委的领导下,制定本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和带领全乡干部职工开展民政、
2022年12月,复兴镇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年1月,复兴镇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名单。
2014年7月,复兴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复兴镇。
1952年,镇改乡。
1958年,改为巨龙公社。
1961年,更名复兴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1985年8月,乡改镇。
2019年12月,撤销林里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复兴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居民希望生活能越过越好,取义于东方巨龙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设新农村,寓意发展,故名。该村原叫峡口,1993年成立为建设村。2020年5月19日冕宁县人民政府批复将建设村、丰收村合并为建设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境内是由“水城”和“明春”两村合并而成,两村各取取“春”“城”一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过去参加红军的人较多,故名。原名新营乡,1950年成立红星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盛产各种优质水果,故名。该地原叫甲古拉达、哈咋拉达,1950年成立果园村,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烧制陶瓷窑场,故名。解放后属于东河公社高窑大队,1980年大队撤消,成立高窑村委会。2019年12月撤销林里乡,原林里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复兴镇,…[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种植水果种类很多,特别是无花果树成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邻里”通“林里”取和睦相处之意,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