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仁和镇
地名:仁和镇 | 隶属:南江县 |
行政代码:511922122 | 代码前6位:5119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27 | 邮政编码:635600 |
车牌代码:川Y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1.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600人 |
人口密度:12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仁和镇因相传清朝时,该地建有一山寨称“人和寨”,寨碑记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援引“人和”之意,更名为仁和。
荣誉排行: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仁和镇人口数量为.76万人,位列南江县各乡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1位。
2024年1月,仁和镇入选2024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介绍:
南江县辖乡。1952年置仁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72公里。面积61.9平方公里,人口0.8万。南江至巴中公路过境。辖仁和、佛尔岩、回龙场、中坝、园峰、严山、铁寨、白鹤嘴、枞树、龙凤、石峰11个村委会和仁和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薯类、玉米、油菜子等,盛产白蜡。
历史沿革:
清道光七年(1827年),置仁和场。
川陕苏区时期,设乡苏维才能,属清江县化成区苏。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仁和乡。
1951年5月,划归南江县。
1958年9月,仁和乡改为仁和公社,属下两区。
1966年12月,更名曙光公社。
1973年8月,更名仁和公社。
1984年3月,由仁和公社改为仁和乡。
2005年3月,长征乡并入仁和乡。
2024年,由仁和乡改为仁和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希望拥有仁义、和气的氛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境内有一巨石,上面刻有佛像,故名。1958年9月,仁和成立了仁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佛尔岩更名为仁和公社二大队。1966年仁和公社更名为曙光公社,故…[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势平坦,且地处村中央,故而得名中坝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境内有座园峰寺,村名借寺名为名。1958年9月,仁和成立了仁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园峰更名为仁和公社五大队。1966年仁和公社更名为曙光公社,故园…[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鹤咀村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仁和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峰台山位于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任姓人氏居多,故有任同坪,后常被人误写为仁同坪,故而得名仁同坪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位于山湾出且钟姓人家居多,故名。1951年在华年成立了华年乡人民政府,即钟家湾为华年乡钟家湾。1958年9月华年成立并更名为长征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一个石碑立于在河边山崖,故得名碑河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一座五凤庙,故名。1951年在华年成立了华年乡人民政府,即五凤为华年乡五凤村。1958年9月华年成立并更名为长征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故五凤更…[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境内有一口水井,为保水不干涸又感恩打的赐水,在井边建一观音庙用来祈祷,故而得名观音井村,故名。…[详细]
- 南江县各乡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 (第21名)
- 2024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 南江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 南江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 南江县仁和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 南江县仁和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