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仁和镇

地名:仁和镇隶属江安县
行政代码:511523205代码前6位:511523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1 邮政编码:644200
车牌代码:川Q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93.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402人
人口密度:约10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仁和镇因境内有“仁和古寨”而得名。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仁和乡,设立仁和镇,以原仁和乡所属行政区域为仁和镇的行政区域,仁和镇人民政府驻桂花街1号。

仁和乡属川南旅游、竹资源富集乡,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民居”之间。距江安县城36公里,底(蓬)水(口)公路横穿境内,为典型深丘交替地带,海拔600-1000米。境内溪流、山峦纵横,旅游、竹资源丰富,景色宜人,风光无限。

仁和乡幅员面积93.5平方公里,辖15个村,116 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82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1人。耕地面积13911亩,其中水田13095亩。气候温暖湿润,光照热量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7.3℃,最低温度5℃,全

+查看详细仁和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仁和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江安县。

1951年,设太平乡;后更名仁和乡。

1953年,分为仁和、会龙2乡。

1958年,并入底蓬公社。

1962年,析置仁和公社。

1978年,并入底蓬公社。

1980年,析置仁和公社。

1984年,公社改仁和乡。

1992年10月,佛耳岩乡并入仁和乡。

2019年8月,撤销仁和乡,设立仁和镇。

南溪古街旅游景区
仁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仁和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详细]

桂花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地境内种植有许多桂花树,故名。建国前为大妙乡辖。1950年建政,设仁和乡。1953年将仁和乡分置为仁和、会龙二乡。1958年公社化时,仁和并置为底蓬…[详细]

鹿鸣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人们常听见有鹿子在此地鸣叫,故名。…[详细]

石仓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境内有一石头构建的仓库,名“石仓”,村名遂借取建筑物名为名。…[详细]

义合社区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义合社区是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仁和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仁义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名寓意着村民要有仁爱之心,行仗义之事,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故名。…[详细]

会龙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小山众多,山脊绵延聚集于此,如龙集会,故名。…[详细]

佛耳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境内有一尊“佛像”,远看就像一只大耳朵,故名。…[详细]

来龙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境内有一山脉走势如青龙东来,故名。建国前属大妙乡辖。1951年建太平乡。1956年将太平乡分置为太平、兴隆两乡。1958年并置入底蓬公社,村名来龙大…[详细]

水口社区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口社区是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仁和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伏龙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伏龙咀位于该村境内,村民遂借取地名为名。…[详细]


还有11个地名与仁和镇同名:

查看全部12个仁和镇>>


以下地名与仁和镇面积相当:
到仁和镇必去著名景点

仁和镇相关名人

仁和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