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溪镇 | 隶属:蓬安县 |
行政代码:511323105 | 代码前6位:511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8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金溪镇初因场西一溪斜汇入江,而得名斜溪场,后以五行学说水主金,而更名金溪。
金溪镇位于蓬安县北部的嘉陵江畔,又名斜溪镇,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地处蓬安、营山、仪陇、南部四县交界处,镇域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16个村,一个居委会,109个社,总人口16389人。
金溪镇是蓬安县北部的重要商贸集镇,南充市试点小城镇建设之一,千里嘉陵江绕镇而过,水上交通快捷通畅,上溯广元,下至南充、重庆入长江;县乡公路横贯东西,建设中的金(溪)周(口)公路全长12公里,将使金溪镇与蓬安县城的联系更为紧密。随着仪陇县新县城迁址到新政镇,金溪镇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装机容量12万千瓦,投资11亿元的金溪电站已破土动工,进一步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溪镇商贸发达,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历史沿革:
周朝时,属巴国地。
秦朝时,属巴郡阆中县。
汉朝初,属安汉县。
南朝梁时,属相如县。
明朝建立后,相继属蓬州、蓬安县。
民国二年(1913年),设金溪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金溪乡与万和乡合并为金和乡。
1950年3月,金和乡更名金溪乡。
1958年10月,金溪乡与西阳乡合并为五星公社。
1961年8月,五星公社析置金溪公社。
1967年10月,金溪公社更名向阳公社。
1969年10月,向阳公社更名金溪公社。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根据吉言嘉语命名。原名斜溪。清乾隆年间迁场于此,取“斜溪有水,水能生金”之句得名金溪。…[详细]
金溪镇俞家坝村全村8个社、276户、982人,耕地面积643.2亩,其中退耕还林210亩。…[详细]
金溪镇万缘村全村14个社、352户、1214人,耕地面积765.2亩,其中退耕还林378亩。…[详细]
金溪镇灰包梁村全村8个社、276户、982人,耕地面积643.2亩,其中退耕还林210亩。…[详细]
金溪镇碧山村全村12个社、365户、1021人,耕地面积743.2亩,其中退耕还林260亩。…[详细]
金溪镇唐家坝村全村13个社、375户、1052人,耕地面积743.2亩,其中退耕还林256亩。…[详细]
金溪镇吗家桥村全村14个社、456户、1504人,耕地面积786.2亩,其中退耕还林251亩。…[详细]
金溪镇沈家坝村全村12个社、321户、982人,耕地面积741.3亩,其中退耕还林169亩。…[详细]
金溪镇紫石坝村全村8个社、276户、982人,耕地面积643.2亩,其中退耕还林210亩。…[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河滩,滩高水急,水响声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坝早年为史姓人家管业,故名。解放前为金和乡10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万和乡4村,1958年为幸福公社5管理区,1961年为万和公社8大队,…[详细]
凤阳山村:共有6个社,人口631人,215户,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境内有一座山,傍嘉陵江岸的岩石呈白色。早年山上修有寨墙,故名。…[详细]
金溪镇向东村,村民小组共9个,总户数241户,其中农业户223户,非农业户数18户;全村总人口数684人,其中:农业人口666人,非农业人口18人,劳…[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境内有亮垭子,故名。解放前为金和乡五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西阳乡一村,1958年为五星公社八管理区,1961年编为西阳公社五大队,1966年…[详细]
金溪镇云华村位于金溪镇政府北面,东与徐家黄坪乡接壤。南与清泉村连接,西与狮子口村相邻,北与鲜店乡交界,距离金溪镇9公里左在,属丘陵地带,幅员面积3.5…[详细]
谢家店村距镇政府6公里,东邻清泉村西接石梁乡,南邻灰包梁,北靠狮子口,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1亩,8个社,居民户215户,649人。…[详细]
万和村:全村15个社、675户、1590人,耕地面积764.5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