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相如街道 | 隶属:蓬安县 |
行政代码:511323002 | 代码前6位:511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8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社区、3个行政村 |
根据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来命名。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字长卿,乳名“犬子”,汉巴郡安汉(今四川蓬安)人。生于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史记》本传谓其“既卒八年”天子始封禅(武帝元封元年),据此推算,卒于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少年时好读书…… 司马相如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相如街道位于蓬安县境内南北走向的中心部位,地处北纬30°和东经106°间,若蓬安县全境纵长横短,略似一吐丝之蚕,则相如街道全境横长竖短,恰似一卧蚕。街道中心区域,既是县城所在地,也是近20年来蓬安县城建设起来的新城区所在。幅员面积7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670.25亩,设置有行政村3个,建有村民委员会3个,村民小组18个,街道社区17个,建有社区居民委员会17个,居民小组116个,总人口86973人(户籍人口55580人),全境海拔平均高度在400米之间,最高为龙岗寨村东北与营山毗邻的大星寨,海拔566米,最低为油房沟社区雁坪坝毗邻马回电站之嘉陵江畔,海拔285米,平均海拔400米左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相如街道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舞表演)。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相如街道:根据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来命名。
文化旅游:
盐店街红军标语(县级)盐店街在蓬安县城相如镇(原周口镇)内。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第九军进入周口镇,为了宣传、组织、发动群众,激发群众的抗战热情,在周口镇盐店街的石门枋上和居民住房的石壁上
历史沿革:
1823年,设周口场(今周口街道、相如街道)。
1913年,建周口乡。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建清溪乡(今相如街道)、柏杨乡(今相如街道)等乡苏维埃政府。
1942年,改周子上、下乡为清溪乡(今相如街道)。
1949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周口,设立周口乡解放委员会。
1950年5月,建立周口乡人民政府。
1952年民主建政,将周口分设为城关镇和周口乡。
1957年12月,蓬安县人民政府和县直机关、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真武山脚下,故名。从2005年1月社区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县城周口南郊,故名。从2005年1月设立后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解放前唐家、康家各办有铧厂,故名。解放前为周口乡四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周口乡三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四管理区,1961年编为红旗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地形似凤凰展翅,取其吉利之意,故名。2024年由黎家店村2、3、4组,帽盒沟1、2、3组成。2024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凤凰山社区,撤销黎家店村、帽…[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如山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从2024年12月社区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社区由团包岭村部分划入,故名。从2024年沿用至今。2024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团包岭社区、团包岭村,合并设立团包岭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原有土祖庙而得名,故名。从2024年1月成立沿用至今。2024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土祖庙社区、团结村,合并设立土祖庙社区(蓬安府发〔2020〕6…[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火车站境内,故名。从1999年成立沿用至今。2024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火车站社区、藤茨沟村,合并设立火车站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沟如蛟龙回头,故名。解放前为周口乡十一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五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七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十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凤仙寨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解放前为清溪乡三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三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五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三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罐子坝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解放前为清溪乡八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一村一部分,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八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五…[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檬子垭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解放前为清溪乡9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六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九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十二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油坊沟社区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上有清代建的青云塔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南(充)营(山)公路上有三星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处下过大雪,积雪不化,如一条的玉龙横卧山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滩桥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解放前为柏杨乡十一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柏杨乡七村,1958年为挺进公社一管理区,1961年编为柏杨公社一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沟内有鼓楼,当地民众习惯书写为古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此沟内有黄金,故名。解放前为柏杨乡九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柏杨乡六村,1958年为挺进公社七管理区,1961年编为柏杨公社七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有寨子,地形似卧龙,故名。解放前为柏杨乡六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柏杨乡十村,1958年为挺进公社十三管理区,1961年编为柏杨公社十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