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巨龙镇 | 隶属:蓬安县 |
行政代码:511323102 | 代码前6位:511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8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8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巨龙镇原名盘龙,以其山势蜿蜒如龙盘踞而得名;后为避重名,更名巨龙。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高庙乡、龙云镇、群乐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巨龙镇管辖,巨龙镇人民政府驻文化街47号。
蓬安县辖镇。1913年建盘龙乡,1986年更名巨龙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1.7万。蓬(安)南(部)公路过境。有小型水库三座。辖巨龙、双龙、光明、羊角嘴、丰收、分水岭、合作、马家嘴、东来、关家坪、观音沟、龙眼、大山岭、石鸭、金色、东岳、七一、双马18个村委会和巨龙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粮油加工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蚕茧、油菜子,特产柑橘。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巨龙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历史沿革:
周朝时,属巴国地。
秦朝时,属巴郡阆中县。
汉朝时,属安汉县。
南朝梁时,属相如县。
清道光三年(1823年),设西乡盘龙场团。
民国二年(1913年),设盘龙乡。
1958年10月,与中兴、群乐2乡合并为红日公社。
1959年,析置盘龙公社。
1967年,更名前卫公社。
1969年,更名盘龙公社。
1981年6月,更名巨龙公社。
1983年8月,公社改为乡。
1986年9月,由巨龙乡改为巨龙镇。
2019年10月29日,
巨龙街道社区:距县城27公里,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街道6条,常住人口4309人,1930户。…[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龙云社区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巨龙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巨龙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安乐街位于该社区境内,故名。2014年成立安乐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巨龙村地处巨龙镇中心,距县城27公里,东邻东来村,北邻马家嘴村,南与东岳村接壤,西与金龟村相连,属浅丘陵地带。全村共有人口1041人,有7个村民小组,…[详细]
蓬安县巨龙镇双龙村离场镇2公里处,全村208户,共812人,其中外出约612人。有低收入家庭68户、186人,低保户共有62户、64人,参加养老保险3…[详细]
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位于蓬安县西部,下辖6个社,全村共有238户,人口854人,党员18人,全村共有耕地747亩,其中田450亩,土297亩,退耕还林…[详细]
合作村地处巨龙镇北部,丘陵地貌,距县城24公里,离巨龙镇4公里,东邻龙云镇龙云寺村,南接马家嘴村,西靠羊角嘴村,北连分水岭村,辐员面积2平方公里,辖6…[详细]
巨龙镇关家坪村距镇政府1.5公里,距县城21公里,平均海拔335米,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524亩,其中耕地面积221亩,退耕还林303亩。…[详细]
蓬安县巨龙镇大山岭村位于巨龙镇东南部,距巨龙场镇2.5公里。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社,286户,总人口1022人。党员26人,低保73人,…[详细]
石鸭子村地处巨龙镇的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5.5公里,距离县城35公里,东邻大山岭村,西接群乐乡,南邻正源镇,北靠七一村。境内基本上是丘陵石山区,地势东…[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有一山包俗称“乌龟包”,雅名为“金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大石故名大石坪,村以此为名。解放前为盘龙乡三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龙云乡二村,1958年为幸福公社十二管理区,1961年为龙云公社二大…[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有龙云寺,故名。解放前为盘龙乡四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龙云乡四村,1958年为幸福公社十四管理区,1961年为龙云公社四大队。1983年公…[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地形平坦的地方且李姓人居住于此,当地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垭上原有大柳树,故名。解放前为金和乡十三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龙云乡六村,1958年为幸福公社九管理区,1961年为龙云公社八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三座板桥,故名。解放前为金和乡十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龙云乡七村,1958年为幸福公社十七管理区,1961年为龙云公社十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地处文大山、铜钱山之间,以二山首字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桥清末由一贾姓者主持修建,故名。解放前为中兴乡5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中兴乡4村,1958年为红日公社13管理区,1961年编为中兴公社5大…[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吐佛寺,“吐佛”谐音“兔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有一山由三峰组合,故名。解放前为盘龙乡7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中兴乡7村,1958年为红日公社3管理区,1961年编为中兴公社8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形平坦种植有较多的果树,故名。解放前为中兴乡4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群乐乡8村,1958年为红日公社18管理区,1961年编为群乐公社2…[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驻双河井,故名。解放前为中兴乡3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中兴乡3村,1958年为红日公社12管理区,1961年编为群乐公社4大队,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古庙名“凤来庵”,后改“庵”谐音为“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地形如碓窝,故名。解放前为盘龙乡2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群乐乡4村,1958年为红日公社21管理区,1961年编为群乐公社7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新建有商店于此,故名。解放前为盘龙乡5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群乐乡6村,1958年为红日公社16管理区,1961年编为群乐公社10大队,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