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芭蕉镇

地名:芭蕉镇隶属宣汉县
行政代码:511722106代码前6位:511722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18 邮政编码:636150
车牌代码:川S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9.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68万人
人口密度:约24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芭蕉镇地名因建场时境内有几株大芭蕉树而得名。

基本介绍:

宣汉县辖乡。清嘉庆二年建场,1949年置芭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8公里。面积69.8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宣(汉)芭(蕉)、芭(蕉)新(农)、芭(蕉)凉(风)公路过境。辖大虎、白瓦、泉水、月城、盆寨、玉坪、沙河坝、长岭、花山、桐林、公文、新建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桐油。誉称“油桐之乡”。畜牧业有山羊、牛、生猪。境内有国营芭蕉楠竹场。革命纪念地有“川东游击军军部旧址”。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芭蕉镇为2022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清嘉庆二年(1797年),建场,属东乡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东乡县改名宣汉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芭蕉乡。

1951年,分置芭蕉、桥滩、新农3乡。

1955年,桥滩乡并入。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

2003年12月,新农乡并入。

张爱萍将军旧居
竹海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处盛产楠竹,竹林似海成群连片,故名。2004年成立竹海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大虎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处有一块大石头形老虎,故名。1958年为芭蕉公社第1管理区,1961年为芭蕉公社1大队,1981年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1981)211号文件命名为芭…[详细]

泉水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股四季长流的泉水,故名。1984年更名为芭蕉乡泉水村至今,2004年与原月城村合并为泉水村,沿用至今。…[详细]

盆寨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处形似火盆的山寨,故名。1984年更名为芭蕉乡盆寨村,2004年与原新农乡小沟村合并盆寨村,沿用至今。…[详细]

玉坪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山坪多喻姓村居聚居,后取谐音“喻”改为“玉”,故名。…[详细]

花山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山坡名花山坡,村名遂借取此地名为名,故名。…[详细]

桐林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种植桐子树的习惯并延续至今,故名。…[详细]

新建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指新建村,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居住此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详细]

蒿坝社区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蒿坝社区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芭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铁溪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条小溪流名铁溪河,故名。1984年更名为新农乡铁溪村,2004年新农乡与芭蕉乡合并为芭蕉镇,更名为芭蕉镇铁溪村,沿用至今。…[详细]

花生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广泛种植花生,产量丰富,故名。1984年更名为新农乡花生村,2004年新农乡与芭蕉乡合并为芭蕉镇,更名为芭蕉镇花生村,2020年4月与小毛坪村合并…[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芭蕉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芭蕉镇面积相当:
到芭蕉镇必去著名景点

芭蕉镇相关名人

芭蕉镇特产与美食
芭蕉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