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成镇 | 隶属:宣汉县 |
行政代码:511722118 | 代码前6位:5117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615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大成镇地名因境内有大成寨而得名。
基本介绍:
宣汉县辖乡。唐中宗元年为阆英县治地,1932年设双庙镇,1941年改双庙乡,1949年更名大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大成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7.5公里。面积61.4平方公里,人口2.6万。襄渝铁路设站过境,210国道南北贯通。辖石笋、下河、老屋、回龙、三清、瓦窑、石柱、锁辖、翰章、田岭、叶坪、马滩、柏林、大地、龙井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油菜子。养殖业以牛、生猪、淡水鱼、家禽为主。境内有1933年区苏维埃和阆英县旧址,留有“革命休谈封建语,青年需读马列书”石刻。“大成寨”为游览地。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大成镇(蜀宣花牛)榜上有名。
2024年1月,大成镇入选2024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2024年7月,大成镇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文化旅游:
香炉山遗址位于宣汉县大成镇、普光镇,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香炉山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寨位于宣汉县大成镇文城社区,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类别为古遗址。大成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属阊英县。
北宋属石鼓县(今东林)。
明中叶建双庙场,属东乡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东乡县改名宣汉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双庙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镇改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大成乡。
1955年7月,瓦窑乡并入。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
2000年6月,乡改镇。
2003年12月,三桥乡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文姓居民较多且处于大成镇城镇中心,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势较低,位于河流下游,故名。1984年更名为下河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势蜿蜒曲折,像一条回旋巨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多处烧制砖瓦的窑洞,故名。1984年更名为瓦窑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锁辖村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大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河滩旁石盘像石马,故名。1984年更名为马滩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成片柏树且年代久远,故名。1984年更名为柏林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多块面积很大的平地,故名。1984年更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多道山岭,当地百姓夸张的形容有千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座名气很大的金宝寺,故名。1984年更名为金宝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三座桥梁便于人们通行,故名。1984年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