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土黄镇 | 隶属:宣汉县 |
行政代码:511722110 | 代码前6位:5117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615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2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土黄镇地名因境内土壤多系黄色的粘沙泥,且街侧有一“万斛坝”而得名。
基本介绍:
宣汉县辖镇。明代建场,1932年改长乐镇,1949年置土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建土黄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前河上游,距县城50.5公里。面积65.4平方公里,人口2.1万。南(坝)樊(哙)公路过境,前河常年通航。辖碧溪、陇溪、螺丝、万斛坝、洞沟、雨台、白马、马岩、桅杆岭、白坪岭、风香、宝珠、黄石包、茶垭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食品加工、制茶、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养殖业以牛、羊、蚕、生猪为主。
历史沿革:
唐属昌乐县。
宋属东乡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东乡县改名宣汉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土黄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镇改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
1986年8月,乡改镇。
2003年12月,三胜乡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处人民向往安居乐业,故名。2001年8月设立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曾属长乐古镇,社区沿用古镇名,寓意此地人民向往安居乐业;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条河水碧绿的小河,故名。1984年更名为土黄乡碧溪村。1985年为土黄镇碧溪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建于小溪旁,故名。1984年更名为土黄乡陇溪村。1985年为土黄镇陇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势弯曲似螺丝状,住于此社区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处地势平坦且物产丰富,人们希望粮食产量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处古时用于求雨的高台,故名。1984年更名为土黄乡雨台村。1985年土黄镇雨台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两根很高的石杆,处于山岭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处地形较平坦白姓村民聚居,故名。1984年设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在量的黄色石包,故名。1984年更名为土黄乡黄石包村。1985年为土黄镇黄石包村。2004年与原金珠村合并,新建黄石包村。2020年4月15日洞…[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处于山垭口,且境内种植许多茶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渠堰纵横,居住此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幢大房子,年代久远,故名。1984年更名为三村乡大房村。2004年宣府发(2004)41号文件将三胜乡整体并入土黄镇,并将其与原小茶村合并,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