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

地名:喀勒塔勒镇隶属阿克苏市
行政代码:652901100代码前6位:652901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97 邮政编码:843000
车牌代码:新N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966.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9万人
人口密度:约4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据传说,古代该地胡杨树较多,因生长繁茂、枝叶墨绿因此而得名。“喀拉塔勒”,意为“黑树条”。

基本介绍:

阿克苏市辖镇。1953年建立第三区,1958年成立喀拉塔勒火箭公社,1962年改为喀拉塔勒公社,1971年更名卫东公社,1984年改设喀拉塔勒乡,1996年撤乡建镇。位于城区南,距市区49公里。面积966.7平方公里,人口3万,有汉族、维吾尔族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0%,汉族占10%。阿(克苏)塔(里木)公路穿境而过。辖阔库拉、英古勒巴格、喀让古托格拉克、博斯坦尤喀克、伯孜其、阿热伯孜其、托吾热其、喀拉喀什、托万克博孜其、秋纳克、托万克秋纳克、尤喀克萨提、萨提、托万克萨提、尤喀克阿勒迪尔、托万克阿勒迪尔、玛坦、英阿克艾日克、英买里、却日库木、克地木阿依玛克、尕旺、纳玛特、色日克克尔钦、哈萨

+查看详细喀勒塔勒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1年10月,喀勒塔勒镇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9月,喀勒塔勒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喀勒塔勒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喀勒塔勒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50年设二区。

1953年,改第三区。

1958年成立哈拉塔公社。

1971年改称为卫东公社。

1984年,成立哈拉塔乡。

1989年更名为喀拉塔勒乡。

1996年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

香妃墓
英博斯坦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英博斯坦社区是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阔库拉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阔库拉”,意为“挺拔”,故名。1957年成立第一高级社。1958年改为第一生产大队。1984年乡恢复建制后,成立阔库拉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英古勒巴格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群众喜欢种植花草,果园多,因此而得名。英古勒巴格,意为“新花园”。…[详细]

喀让古托格拉克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区域内胡杨树较多,当地群众取名“喀让古托格拉克”,因此而得名。“喀让古托格拉克”,意为“幽深的胡杨林”。…[详细]

博斯坦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土壤资源丰富,绿化环境优美,根据区域文化特点命名而得名。“博斯坦”,意为“绿洲”。…[详细]

尤喀克博孜其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内人民热爱劳动,取名“尤喀克博孜其”,因此而得名。“尤喀克博孜其”,意为“上织布匠”。…[详细]

阿热博孜其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维吾尔族人民热爱劳动,取名“阿热博孜其”,因此而得名。“阿热博孜其”,意为“织土布的人”。…[详细]

托吾热其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辖区维吾尔族妇女勤劳致富,善于劳动,取名为“托吾热其”,因此而得名。“托吾热其”,意为“织毛口袋人”。…[详细]

喀拉喀什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区域内有一条河流,故取名“喀拉喀什”,因此而得名。“喀拉喀什”,意为“黑色的河岸”。…[详细]

托万克博孜其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辖区维吾尔族妇女勤劳致富,善于劳动,因此而得名。“托万克博孜其”,意为“下边织大布的人”。…[详细]

秋纳克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外地一名商人经常来此地经商,感觉当地人们很谨慎,同时缺心眼,因此商人取名“乔纳克”,因此而得名。“乔纳克”,意为“缺耳朵”。…[详细]

托万克秋纳克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片区域很像一个瘸子形状,不成形,取名“托万克乔纳克”。“托万克乔纳克”,意为“下缺耳朵”。…[详细]

尤喀克萨提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与同村地名相同,在同村名的上部区域,因此取名“尤喀克萨提”。“尤喀克萨提”。“尤喀克”意为“上”。“萨提”意为“棚子”。…[详细]

萨提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棚户区域,取名“萨提”,因此而得名。“萨提”,意为“棚户”。…[详细]

托万克萨提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同名村下部而得名。“托万克萨提”,意为“下棚户”。…[详细]

尤喀克阿勒迪尔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尤喀克阿勒迪尔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托万克阿勒迪尔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托万克阿勒迪尔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玛坦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有一批商人携带着人工制的粗布到该地经销,因此而得名。“玛坦”,意为“粗布”。…[详细]

英阿克艾日克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区域内有连片的核桃树生长在水渠边,因此而得名。“英阿克艾日克”,意为“核桃树边的水渠”。…[详细]

英买里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有许多新修建的房屋,在当时规模较大,因此而得名。“英买里”,意为“新村”。…[详细]

却日库木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有一片沙漠,取名“却日库木”,因此而得名。“却日库木”,意为“沙漠包围”。…[详细]

克地木阿依玛克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这里有一个村庄,比较古老,故名为“克地木阿依玛克”。“克地木阿依玛克”,意为“古老的村庄”。…[详细]

尕旺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曾经有大臣在此居住,故名。“尕旺”,意为“大臣住过的地方”。…[详细]

纳玛特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以前有个猎人,因打野猪不慎击中了一名老妇人,故名“纳玛特”。“纳玛特”,意为“打死了老大娘”。…[详细]

色日克克尔钦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色日克克尔钦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哈萨克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萨克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吐格曼贝希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吐格曼贝希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勒塔勒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阿热多斯库里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片树林密集而得名。“阿热多斯库里”,意为“浓密的树枝”。…[详细]

多斯库里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区域内树木较多,树枝浓密,故得名。“多斯库里”,意为“浓密的树枝”。…[详细]


以下地名与喀勒塔勒镇面积相当:
到喀勒塔勒镇必去著名景点
阿迪里江·苏里坦中国赛艇运动员
  • 小爱
  • 王锋
  • 海热提·阿布都提维吾尔族
  • 阿克苏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