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五工台镇

地名:五工台镇隶属呼图壁县
行政代码:652323105代码前6位:652323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94 邮政编码:831100
车牌代码:新B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7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2万人
人口密度:约2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清乾隆年间开发的垦区称“工”,此地排序为五,且境内有大型烽火台遗址,故名五工台。

基本介绍:

五工台镇位于呼图壁河西岸,南临喀拉加勒山,与雀尔沟镇接壤,西与大丰镇相连,北与芳草湖总场毗邻,东临呼图壁县,园户村乡、呼图壁镇隔河相望。南北长37公里左右,东西宽约15公里,总面积572平方公里。辖9村3场32个责任区,人口为17775人,耕地面积12万亩。

五工台镇主要以发展畜牧业和种植棉花为主,另外还兼种葡萄、红薯、西甜瓜、两茬玉米、青储玉米、甜菜等作物,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呈出勃勃生机。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59亿元,其中一产收入1.84亿元,二、三产收入2.7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9元。

镇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有党员541名。

+查看详细五工台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五工台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五工台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五工台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1950年属三区(五工台区)。

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

1966年改称红旗人民公社。

1978年更名五工台人民公社。

1984年设五工台乡。

2001年建更名为五工台镇。

喀什噶尔老城
河西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位于呼图壁河西岸故命名河西社区。设立于2004年,沿用至今。…[详细]

乱山子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片凌乱的小土丘,故命名乱山子村。…[详细]

中渠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分水坪口以下浇水渠道的相对位置,故命名中渠村。…[详细]

龙王庙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座龙王庙,故命名龙王庙村。1984年前为五工台新队,居住村民由各村划出的村民及外地迁进的人组成,1984年更名为龙王庙村,沿用至今。…[详细]

十九户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有十九户农民定居于此垦田,而得名十九村。…[详细]

五工台村

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五工台村位于镇政府以西3公里,下辖4个片区,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4个民族组成。近年来,五工台村制定了《五工台村卫生公约》的管理办…[详细]

西树窝子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白杨树、榆树较多榆柳连片成荫,故命名西树窝子村。…[详细]

十户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清代有十户农民最先在此定居垦种,故名十户村。…[详细]

大泉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内多处有泉眼故名大泉村。1958年为卫星公社核心大队,1964年更名为红湖大队,1984年改为大泉村。…[详细]

小泉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多处有泉眼故命名小泉村。1958年为卫星公社核心大队五队,1964年更名为红湖大队五队,1984年五工台乡人民政府成立,设立自然村,将大泉村分为…[详细]

林场村

因本村以种植和培育林木为主,故命名林场村。…[详细]

幸福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五工台镇政府驻地以西1千米处,幸福取“祥和、安定、村民富裕”之意,故命名幸福村。…[详细]

百泉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多处有泉眼、湿地面积较大,故命名为百泉村。…[详细]

福海新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是福建省福海市援建的牧民定居点抗震安居房,以援建单位福建省福海市的援助工程而取名的福海新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五工台镇面积相当:
到五工台镇必去著名景点

五工台镇相关名人

五工台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呼图壁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