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位奇镇 | 隶属:山丹县 |
行政代码:620725102 | 代码前6位:6207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6 | 邮政编码:734000 |
车牌代码:甘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7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063人 |
人口密度:约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因其乡政府所在地为位奇村,故名。
位奇镇地处山丹县城南16公里处,总面积572.5平方公里,耕地10.57万亩,辖17个行政村,212个村民小组,5846户、22458人。2001年人均纯收入3156元。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财政综合实力百强乡镇之一。
位奇镇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已建成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万亩啤酒大麦基地和2万亩纤用亚麻基地。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具有较强实力,在青海、新疆、敦煌等地建立了10个以建筑建材和石棉开采为主的劳务基地。镇水泥厂生产的“石燕”牌水泥连续五年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位奇亚麻厂年加工纤用亚麻2000吨,麻屑板40万平方米,产品畅销省内外。财政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和
2024年7月,位奇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位奇镇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1938年设仙提乡。
1949年改设中山区。
1951年析建为暖泉、柳荫、高寨、永兴、位奇、芦家堡、新开等乡。
1956年合为位奇、柳荫、芦家堡乡。
1958年建位奇公社。
1961年增建芦堡公社。
1965年合为位奇公社。
1983年改设乡。
1999年改置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在三国时期有位叫魏机的将军在此扎营,故后人以姓氏命名,故取名位奇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山马公路以东,紧靠沙河湾,故名。该村属于移民村,八十年代、大马营中河群众由于地理环境恶劣移民至此,后位奇镇四坝村部分村民也移居至此,根据地理位置成…[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离县城十里的地方,因此而得名。该村自成立为位奇镇十里堡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距离山丹县城二十里地而得名,成为二十里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旧时为驻兵的军寨,故而得名。1983年前,为位奇人民公社高寨大队,1983年改位奇人民公社为位奇乡,高寨大队更名为山丹县位奇乡高寨村村民委员会,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约一百年前该地周边的几户朱姓人家迁居至此,后来繁衍生息,修建了庄园,置办了田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兴,指太平安康,幸福美满之意。1983年,位奇公社改称位奇乡,该居民点成立为永兴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5年马寨大队和永兴大队合并为吴庄大队,1966年又分开取名马寨村大队,改革开放后,公社改为乡,马寨大队改名为马寨村,故取名马寨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有张姓人氏搬迁至此生活部,并繁衍后代,张姓为此处大姓,故叫张湾。…[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时期,此地方有宋朝军队安营扎寨,后来后人沿用宋的谐音,将此地命名为孙家营。…[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有一泉,流出来的水特别暖和,所以人们称之为暖泉,后又建立了城,为暖泉城,后因地方改制,人们将它称为暖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约一百年前该地周边的几户朱姓人家迁居至此,后来繁衍生息,修建了庄园,置办了田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该村有一个叫刘立广的人居住在这里,他们家既有权,又有势,被该村的人称为大英雄,人们都叫该村刘英雄的家乡,简称刘英,后来,逐渐演变为柳树成荫的意…[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芦姓人在这里创的业,所以叫做芦堡村。该村原先叫芦家寨,后来又演变成为芦家堡,从明代,这里有很多堡子,清朝同治年间,对这些旧堡子进行了修复,据上辈人口传…[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汪庄原名馒头山,汪氏先祖祖籍江苏铜山,落籍芦堡,后其第八祖汪育蛟迁居馒头山,户族兴旺,随村以族名曰汪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将霍城的水源引至该地,并新修建了大坝从此以后,该片土地充满生机,形成了新的居住区,得名新开坝,后人将坝省略取名新开。…[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姓候、鲁、尚、许的山西人大多迁移在这,并且以候姓人居多,由于居住在山坡上,所以取名候山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