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宾居镇 | 隶属:宾川县 |
行政代码:532924102 | 代码前6位:532924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6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8.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6个行政村 |
宾居镇因外籍客商至此安居,“宾”即为客,故称宾居。
宾居镇位于宾川县城南部19公里处,东连州城镇、宾居农场,南依祥云县象鼻乡,西邻大理市凤仪镇,北靠本县大营镇。南北长19.5公里,东西宽15.8公里,国土总面积158.23平方公里。全镇辖8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彝、回、傣等14个民族。2003年末全镇有9300户36382人。其中,农业人口有35364人,非农业人口有101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78人,耕地面积35915亩,有效灌溉面积3180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01亩。近年来宾居镇坚持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三线两片一山二厂”的生产布局建成了烤烟、桔果、葱蒜、果松、乳牛养
2021年4月,宾居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4年7月,农业部认定宾居镇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宾川柑桔)。
历史沿革:
越析诏亦称“磨些诏”或越析诏国,是由纳西族先民建立于隋、唐时期的历史政权,后被唐王朝扶持的南诏国吞并。
越析诏疆域为今大理州宾川县,都城在宾居镇。
如今,宾居镇被称为“越析诏故地霸轿鲒实亍保衬诮ㄓ性轿龉愠∫允炯湍睢?/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象西镇。
1950年,属上川区。
1952年,设宾居乡。
1955年,乡改镇。
后先后称乡、区、公社等。
1984年,为全县11区之一。
1988年1月,区改宾居乡。
2000年7月,撤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象西镇,1950年为第十行政村,1952年为白衣河乡;1956年为清河高级社;1958年为清河管理区,1960年为清河大队,1962年为清河小…[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前属象西镇,1950年为宾居行政村,1952年为宾居乡,1956年为宾居高级社;1958年为宾居管理区;1960年为宾居大队;1962年为宾居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曾设伏龙乡,1950年属第二行政村,1952年属龙口乡,1953年8月实行乡制,属毗村乡;1956年为龙口高级社;1958年为龙口管理区,196…[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为丰乐乡,1950年为宾居区第4行政村,1952年为杨官乡,1956年为杨官高级社,1958年为杨官管理区,1960年为杨官大队,1962年为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象西镇,1950年为龙口行政村,1952年为龙口乡,1956年为龙口高级社,1958年为龙口管理区,1960年为龙口大队,1962年为龙口小公…[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象西镇,1950年为第五行政村,1952年为石马乡,1956年为石马高级社,1958年为石马管理区,1960年为石马大队,1962年为石马小公…[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黑树龙潭下部小王柯,多以泉水灌溉农田,故名龙泉。…[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宾居区第1行政村,1952年为宾居乡,1956年为宾居高级社,1958年为宾居管理区,1960年为乌龙坝大队,1962年为乌龙坝小公社,1…[详细]
大理州宾川县是云南优质柑橘生产基地之一,享有“柑橘之乡”的美誉。宾川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7.12万亩,其中有4万亩柑橘通过国家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宾川是有名的“橘果之乡”,柑橘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