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川镇 | 隶属:宾川县 |
行政代码:532924107 | 代码前6位:532924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6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2万人 |
人口密度:约8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平川镇因罗九河、古底河、头哨河三河汇于平坝得名。
基本介绍:
平川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东北部,距县城牛井54公里。东临楚雄州大姚县和本县古底、拉乌两乡,南接祥云米甸乡,西邻太和、力角两镇,北与钟英乡接壤,国土面积322平方公里。是宾川县东部三乡一镇经济、文化、信息、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辖李子院、帽角山、罗九、康宁、平川、禾头、石岩、盘谷、底么、马花、朱苦拉11个村委会。共有115个自然村,14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72户,总人口27249人,其中农业人口25741人,非农业人口 1508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6785人,占24.9%,其中白族 4639人,彝族1457人,回族80人,傈僳族509人,土族86人,拉祜族14人。
文化旅游:
杨氏宗祠名人题刻,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城东60公里的平川镇盘谷村。杨氏宗祠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竣工。杨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
杨氏宗祠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多公里的平川镇盘谷村杨氏宗祠内,杨氏宗祠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时任云南省宪兵司令的平川人杨如轩之母寿享百龄,
南角箐窑址位于宾川县平川镇底么村委会南角箐村,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宾川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生邑文昌宫位于宾川县平川镇盘谷村委会新生邑村,年代为清代、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宾川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川武庙位于宾川县平川镇平川村委会平川街,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宾川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平川镇。
1950年,为宾川6区之一。
1955年,改平川镇;后先后称乡、公社等。
1984年,为全县11区之一。
1988年1月,撤区改平川乡。
2000年,撤乡建平川镇。
2005年12月,古底彝族乡并入平川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为平川行政村,1953年为平川镇,1956年为平川乡,1958年为平川管理区,1960年改称平川大队,1962年为平川小公社,1966年为团…[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李子园行政村,1953年称李子园乡,1958年称李子园管理区,1960年称李子园管理大队,1962年称帽角山小公社,1966年称支援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平川区罗九行政村,1953年为罗九乡,1956年为古底区罗九乡,1958年为平川区罗九管理区,1960年为罗九大队,1962年为马花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平川区罗九行政村,1953年为罗九乡,1956年为古底区罗九乡,1958年为平川区罗九管理区,1960年为罗九大队,1962年为罗九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卡利么,彝语。卡:人,利:森林,么:地方。原意为人们居于在有森林的地方。后因卡利与康宁谐音,皆呼康宁。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称康宁行政村,1953年称李子园乡,1958年称李子园管理区,1960年称李子园管理大队,1962年称李子园小公社,1966年称常青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平川行政村,1953年属平川镇,1956年属平川乡,1958年属平川管理区,1960年属平川乡石岩小公社,1966年为红岩大队,1969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平川行政村,1953年属盘古乡,1958年属盘古管理区,1960年属盘古大队,1962年为禾头小公社,1966年为青春大队,1969年为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平川行政村,1953年为盘谷乡,1958年建平川人民公社前后居盘谷管理区,1960年改称盘谷大队,1962年为盘谷小公社,1966年为友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底么村是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朱苦拉村隶属宾川县平川镇地处平川镇东南边,距平川镇政府所在地51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103公里。东邻大姚县,南邻钟英乡,西邻禾头,北邻…[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底始名“谷低”。相传,古时,此地马鹿塘附近古树参天溪水四汇于泽,猎人到此起饮,择谷扔于泥,春去秋夏,见谷成熟低头,取名“谷低”,后演化为“古底”。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东升村位于牛角山东面,旭日东升,即早照射,故名。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民国初期,得底么(得的么)彝语,是代表一种植物的名称,因此地人口多于其他小组,故而得名得底么。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