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瓦房彝族苗族乡 | 隶属:隆阳区 |
行政代码:530502208 | 代码前6位:5305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0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明朝末年,此地人氏田某,中举后建盖瓦房居住,后人在此赶街,得名瓦房街。
基本介绍:
保山市辖乡。1958年设瓦房公社,1988年建瓦房彝族乡。位于市区西北,距市区69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2.1万,彝族占24.2%。保(山)瓦(马)公路过境。辖瓦房、水沟、党西、党东、桂花、梅兰山、浪戛、上寨、白龙井、麦庄、大陷坝、徐掌12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水麦、包谷等。有黄莲、党参、兰花、獐子等野生资源。特产冰吉石榴。为县兰桉、果松、茶叶基地。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瓦房彝族苗族乡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王凤瑞故居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上寨村委会上寨自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王凤瑞故居为不可移动文物。
瓦房革命烈士墓群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瓦房村委会,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瓦房革命烈士墓群为不可移动文物。
党东杨家大院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党东村委会党东自然村,年代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类别为古建筑。党东杨家大院为不可移动文物。
散水大炉矿冶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瓦房村散水农点,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散水大炉矿冶遗址为不可移动文物。
黄鳌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水沟洼村委会坟岭岗,年代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类别为古墓葬。黄鳌墓为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沿革:
民国十五年(1926年),属保山县十区,为瓦房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仁爱乡。
1950年,属十区为仁爱乡。
1958年,为瓦房公社。
1984年,瓦房公社改瓦房区。
1988年,区改瓦房彝族乡。
2005年11月,为瓦房彝族苗族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传明朝末期,本地人田氏人家中举后,建盖一幢独一无二的瓦房,俗称瓦房;后乡民在此赶集,人户增多,故名瓦房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寨,村寨坐落在一山泉上方,故名。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梅兰山。原属梅姓山地,故名。清朝时期得名沿用至今。民国末期属保山县十区瓦房镇仁爱乡;1950年为十三区瓦房镇梅兰山行政村;1951年为梅兰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住在河岸上,以河为“档”,此村居河东,称“档东”,后演变为党东。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桂花。本村关帝庙旁栽有桂花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水沟洼村,故名。建村时,本村把车家窝铺的水引进村子,水沟经过一块洼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党西村,居住在河西岸,以河为“挡”此村居于河西称挡西,后演变为党西。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上浪戛。相传建村时山林较大,兽类较多,打猎回来的兽肉(当地称肉为嘎)吃不完,用树杆挂起来叫浪嘎,得名浪嘎,后来演变为浪戛。后人户增多,分上下两…[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白龙井。本村对面有一泉水称白龙井,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麦庄村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因地形似手掌,故名。(徐字在彝语里的含义是相似的意思)。…[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大陷坝。地处洼地,村中有一个较大的烂泥塘(俗称陷坝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小擦里。油房,清朝时期此地开设榨油作坊并赶街,俗称油房街;明国末期街停赶,故名油房。…[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村委会驻地为保和,故名。原名田坝河(因有田坝河流经境内,故名。)1947年当地几家地主在此筹建街道,并因河流经水银厂,取名“宝河街”,后演变为保和…[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瓦河,旧称洼河,村下山洼中有河得名,后建窑烧瓦,故名瓦河。…[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委会驻地水源,村里有一泉水,为党西河的发源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喜坪,以喜家和上坪子两地名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委会驻地干塘,村西南边有些水塘,后常年干涸,故名。现村委会驻地短江。…[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巴戛,故名。巴戛属当地彝族语言,意为土地肥沃的地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