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汉庄镇 | 隶属:隆阳区 |
行政代码:530502103 | 代码前6位:5305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0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6个行政村 |
据传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其军队在永昌一带实行“屯田垦边”,此处为屯粮重地,左右有南、北两个哨所护庄,故名汉庄。
基本介绍:
保山市辖镇。1953年为汉庄乡,1958年为火箭公社1988年复改汉庄乡,1996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区北,距市区9公里。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7.2万。保山机场建其境内。320国道纵贯其境。辖汉庄、青岗坝、金竹田、岩箐、庄房、沙河、沈家、团山、永铸、汉营、大堡子、杨官、彭海、方官、云瑞、灰窑、小堡子、贾官、蒿子、龙塘20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是保山黄梨的主产地。有钢铁厂、镀件厂、花岗石厂等汉庄建筑等乡镇企业。铸造业始于明代,锑盆、锑火锅远销新疆、缅甸。有蜀汉古城遗址和汪官营古墓。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汉庄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茶马古道(双虹桥、惠人桥遗址在此段内):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板桥镇、潞江镇、汉庄镇、蒲缥镇、杨柳乡和芒宽乡官坡古道石板路(官坡石砌古驿道):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官坡村委会官坡自然村
幸美永兴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沈家村村委会幸美自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幸美永兴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彭海村委会上海子自然村后,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宝山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双虹桥、惠人桥遗址在此段内)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板桥镇、潞江镇、汉庄镇、蒲缥镇、杨柳乡和芒宽乡,年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茶马古道(双虹桥、惠人桥遗址在此段内)为全国重点文
石马山至乌头塘古道(青岗坝古驿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青岗坝村西3公里西山梁上,年代为唐-民国。类别为古遗址。石马山至乌头塘古道(青岗坝古驿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为城南里。
清代时期,属保山县南下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永和、永顺、东哨、秉仁4镇的各一部分。
1950年,属永铸二区。
1956年10月,属辛街区汉庄乡。
1958年,为保山县火箭公社。
1959年,成立汉庄公社。
1964年,并为汉庄等4公社。
1966年,并为汉庄、大堡子2公社。
1970年,并为汉庄公社。
1984年2月,设汉庄区。
1988年1月,改汉庄乡。
1996年4月,汉庄乡撤乡改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蜀汉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曾在此驻扎军队,汉族便在此居住,后逐渐形成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后石岩像卧狮,故名卧狮窝,又称阿十窝。狮象征祥瑞,1963年开始赶集,更名云瑞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6年将原彭林、上海子两个大队合并,各取一个字得名彭海。…[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朝廷在永昌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迁中原及江南汉族军民到永昌屯田垦边,沈姓人家最先在此落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原有王、蒋两姓在此铸锅、犁为业,旧名铸锅屯,民国初年更名为永铸。…[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朝廷在永昌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迁中原及江南汉族军民到永昌屯田垦边,贾姓军官最先在此落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旧名后甸坝,相传明弘治年间,有胡青岗者做了大官,便改村为青岗坝,现为河西。…[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当初箐深树密,得名岩箐。民国末期属保山县二区永顺镇十保;1950年属二区永和镇汉营行政村;1952年属永铸区岩箐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岩箐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年间,张氏来此垦田建村,因当时金竹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洪武年间,有杨氏在此建庄,故名。民国末期属保山县政府直辖猎户甲。1950年属诸葛营行政村;1953年属辛街区;1958年属东风公社诸葛营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以前,灰窑叫坦篱笆,当时因烧石灰得名灰窑。清末袁姓官员葬于此,更名袁家坟。解放后因含义不好,仍恢复名称灰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蒿子铺建村于清朝时期,因当时青蒿较多,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