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华街道 | 隶属:隆阳区 |
行政代码:530502004 | 代码前6位:5305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0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3.03万人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 |
辖区内有青华海湿地公园,故名。青华海,民间历称东海子。明嘉靖年间,一代文豪杨慎被流放永昌(保山)数十年,与保山乡贤名士常游此海,有感于哀牢国君王肇基于海东哀牢山及海西九隆山区域的历史渊源,以极其典雅并极具历史韵味的青华二字命名,取东极青华大地,上帝之长子之意(《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载: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其帝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亦省称青华“青华君)。其后在明代《读史方舆纪要》《景泰图经志书》、清《一统志》《道光云南志钞》《永昌府志》和民国《保山县志稿》等史志和水月寺碑文中,统称青华海。又因此海介在自北而来直贯其中的东河(堤岸)两边,遂分东西二部,东河之西曰青华西海,东河之东曰青华东海。
基本介绍:
隆阳区青华街道是应保山中心城市建设和管理而组建的街道,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典型街道,主要承担着保山中心城市青华湖片区用地保障和居民服务的功能。街道于2024年7月4日挂牌成立,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将划分15个社区,目前成立了红花、打渔、官田、沈官、太平、廖官、四方、宋家墩、祝马、马官10个社区。东与调整后的河图街道接壤,西至大保高速公路,北与板桥镇相连,南止龙泉路,设计容纳服务居民25133户、74845人,实际管理服务居民9208户、28892人。
文化旅游:
宝莲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红花安置小区二期零号地对面,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宝莲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莲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青华海东湖、西湖交界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水莲寺为不可移动文物。
廖官何武成老宅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廖沈安置小区5号地对面,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廖官何武成老宅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渔村玉皇阁(含碑刻)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打渔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打渔村玉皇阁(含碑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2024年隆阳区行政区划调整为青华街道。
红花社区:位于中国滇西保山中心城市的红花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首批棚户区改造社区,由红花村(也称荷花村)改造升级而来。红花村原名为“荷花村”,所处地…[详细]
打渔社区:原打渔村方圆近2平方公里,古为清华海,因村民靠打鱼为生而得名,辖区地势低洼,水资源极其丰富,为保山“鱼米之乡”。村内自然风光优美怡人,夏季可…[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明朝洪武年间实行军垦屯田制,沈姓官员在此屯田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官田村,相传清咸丰年间,外地人迁居此地,种官家的田。…[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明洪武年间,有姓廖官员在此屯田,故名。1966年为城北公社红星大队;1975年变更为城郊公社廖官大队;1983年变更为河图区廖官乡;1988年变更为河…[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该村原称樊家屯,清咸丰年间,回汉相争后,村民厌恶械斗,在此建寺庙,祈盼天下太平,称太平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四方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宋家墩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马官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祝马社区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