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那镇 | 隶属:砚山县 |
行政代码:532622101 | 代码前6位:5326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6 | 邮政编码:663100 |
车牌代码:云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6.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97万人 |
人口密度:约4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5个行政村 |
“江那”系壮语,江,中间;那,指田,意为田坝中间的村庄。
砚山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距州府文山35公里, 东接者腊乡,南连盘龙乡,西界文山县,北邻干河乡、维摩乡。总面积266.1平方公里,总人口59278人,辖12个村(居)民委员会,62个自然村,141个合作社(队)。国道323线横贯全镇,为州、县交通要道。多为坝区和丘陵,有耕地50993亩,人均耕地1.18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及豆类等,经济作物有三七、烤烟、辣椒、花生、蓖麻、香菇等。江那镇有多处文物古迹、历史名胜,其中以诸葛山风景区最为著名。
2024年7月,2024年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江那镇榜上有名,位列第74名。
2023年9月,2023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江那镇位列第75。
2022年9月,2021中国西部百强镇名单揭晓,江那镇位列第67位。
2020年9月,江那镇上榜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位列第73位。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江那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文化旅游:
砚山窑上龙窑址位于砚山县江那镇,年代为清代至中华民国。(江家窑、朱家窑、胡家窑、伍家窑)砚山窑上龙窑址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那镇境域属砚山县第一区,为开化府江那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江那镇,属砚山设治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那镇属砚山县第一区。
1950年,属砚山县江那镇。
1958年,砚山县并入文山县,江那镇改江那大队,属上游公社。
1961年,恢复砚山县,改江那公社,属盘龙区。
1971年,恢复江那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城子山(墨山)位于该社区,墨山风景锦绣优美,故名锦山。…[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区为原生产队耕种使用地,后取名“嘉禾”,意即美禾、茁壮之禾、硕大之禾、祥瑞之禾也。…[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书院社区名称来源于本辖区内的翠文书院(当今砚山一小),翠文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1805年,是当时读书人读书学习的地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砚山县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砚山县城上游有山有水,是砚山县城锦秀河山的源头,故名秀源。…[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子马大寨村旁边一山型形如一匹骏马,称之为子马。又据老一辈人口述因爱跳用纸糊的马舞,也叫做纸马,后来久而久之为书写方便“纸马”改写为“子马”,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时期为开化府江那里治所。国民初年迁往江那。1935年成立砚山县时为第一区郊址甲。1937年为第一区郊址镇。1950年为江那镇郊址乡。1952年为盘龙…[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羊街,羊街原名十角粮户,后以未日开街赶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砚山是中国三七之乡,故名。原新民农场属于州农垦局管理,2017年11月改制划归砚山县江那镇管辖为新民社区居民委员会,2018年8月因原文山普者黑机场需…[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砚山城北区驻地有一条同心路和团结路相交而得名。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同心路。…[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路德,壮语,“路”—村寨,“德”—大,意思是大的村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舍木那,“舍”—土族,“木”—住,“那”—寨子,即土族居住的寨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铳卡,壮语,“铳”—枪,“卡”—地点,意为常有枪响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听湖,壮语,“听”—棚子,“湖”—磨,意即磨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芦柴冲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芦柴冲办事处,村改委后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