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街镇 | 隶属:元阳县 |
行政代码:532528102 | 代码前6位:532528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624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5.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新街镇原为群众至水卜龙赶集必经之地,后有人在该地开设店铺,入户逐渐增多,便将水卜龙街移此,称水卜龙新街,简称“新街”。
基本介绍:
新街镇位于元阳县中部,地牡东经102°0’一102°49’、北纬23°05’一23°14’之间。东接胜村乡,西连牛角寨乡,南与攀枝花接壤,北邻南沙镇,东西横跨30.6公里,南北纵距32.3公里,国土面积105.73平方公里。全镇辖大田街社区、下节街社区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新街、安汾寨、芭蕉岭、妈拖、热水塘、百胜寨、团结、陈安、水卜龙、土戈寨10个村民委员会,77个村民小组。距县城南沙30公里。全镇耕地面积21968亩,其中:水田面积 15730亩,旱地6238亩,承包面积15730亩,土地详查面积168097.8亩。2002年全镇总人口 34845人,其中农业人口26611人,占总人口的76.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新街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14年7月,新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玻烈河景区位于镇沅县城南郊恩乐镇玻烈村,距镇沅县城19km,景区紧邻滇西、滇南交通要道--恩古公路和李仙江上游恩乐江,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茶马古道遗迹和玻烈河为核心,景区内有200余年
历史沿革:
明清朝时,属临安府纳楼茶甸长官司领地。
清乾隆元年(1736年),属临安府纳楼司之敦厚里。
民国十一年(1922年),属建水县第九区所辖敦厚镇。
1950年,划入元阳县称树稷区。
1951年,改称第一区。
1970年,划出红峰公社(胜村)称朝阳公社1972年,更名新街公社。
1974年,划出南沙公社。
1984年4月,新街公社改为新街区。
1988年,由新街区改为新街镇。
2007年10月,胜村乡并入新街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多年前因有一丘大田而得名大田,后来有居民在此建房居住,形成街道。再后来县政府征用,建盖县级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等,此地居民全部迁往新建村居住,仍然沿用原…[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是元阳县政治经济中心,由于人口居住密集,加之没有具体的地名,故此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分为大田街、中节街、下节街。下节街社区属于主街道的最下地段,起名于…[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新街村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芭蕉岭:因该自然村所在地过去山岭上野芭蕉树多,故名芭蕉岭。…[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分寨村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时人少村小,所居各族为表示团结共同发展,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本村民委员会百胜寨的村民常被土司派出打仗,得名“杀不绝”,后改为百胜寨,表示常胜不败,且本村民委员会驻地百胜下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姓陈的先在此定居得名。1950年属元阳县树稷区;1956年为新街区陈安乡;1972年为新街公社陈安大队;1984年为新街区陈安乡;1988年,区乡体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民委员会原驻土锅寨,现搬至大鱼塘村,以原驻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卜龙为彝语“索婆洛”的演化名,即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妈拖:原址居于河边,因涨水房屋被淹,一位母亲拖着孩子迁居现址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热水塘:为哈尼语“出读普马”意译名,意思是有塘的大寨子;因该自然村有天然温泉,故名热水塘。…[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胜村:彝语“苏楚”的音译,即茶香;因该自然村原是姓白的先来落村定居,但由于人口不发展,后李姓从平寨沿路茶香而来,到此香插完故名胜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全福庄为“钱龙普”先建村,取名全福庄,表示共同幸福。…[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麻栗寨:因该自然村麻栗树多,故名麻栗寨。…[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主鲁为哈尼语“竹鲁”的谐音,意为正午,本村最开始从丫多迁来正午建村,且本村民委员会驻地下主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倮铺:哈尼语,即沟边寨;因该自然村位于倮摩山下沟边,故名倮铺。…[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城:因该自然村位于倮摩山下,村形如城,故名高城。…[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多依树”为哈尼语“斜批佐”的意译名;且本村民委员会原驻多依树,现搬至猴子寨,以原驻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民委员会原驻爱春,现搬至大鱼塘村,以原驻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瓦遮为哈尼语“嗳者”的演化名,意为岩石与苦竹;因该自然村后有岩石、细苦竹,故名瓦遮,后居民分出建村小瓦遮,故名大瓦遮。…[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巧:哈尼语“埃喝宗阿”的简译名,即陡坡下的平地;因该自然村地处陡坡之下,地势较平,故名中巧。…[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寨:因该自然村为居民从良子迁此新建,故而取名新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