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杜桥镇 | 隶属:临海市 |
行政代码:331082112 | 代码前6位:33108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车牌代码:浙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9.4万人 |
人口密度:10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07个行政村 |
宋时称塗下桥,因“塗”与“杜”谐音,逐渐演化为“杜下桥”。别称“杜渎”。北宋熙宁五年(1072),朝廷在此建杜渎盐场,杜桥一带均属杜渎盐场辖地。《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三:“杜渎,在县东一百八十里。”清雍正七年(1729),镇街建“两浙分府杜渎盐场署”衙门。别称“塗下桥”。《嘉定赤城志》州境图中称海乡塗下,以“塗下”名。民国《临海县志》卷五:“塗下桥,在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明嘉靖年间建。”。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杜桥镇位列第139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杜桥镇位列第185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杜桥镇位列第134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杜桥镇位列第271。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杜桥镇上榜。
2022年3月,杜桥镇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都市节点型)。
2021年10月,杜桥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44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杜桥镇榜上有名。
2021年9月,杜桥镇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位列第97。
基本介绍:
杜桥镇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台州湾北岸,临海市东部,地处椒北平原富庶之区,水陆交通便捷,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首批省级中心镇、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全镇陆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辖7个办事处,4个社区,107个行政村,现有户籍人口22.04万,外来人口6万多,长期在外经商人员将近6万,辐射周边60余万人口。2019年,杜桥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113名。
杜桥历史悠久,山海秀美,人文荟萃。商周时地属东瓯地,北宋熙宁五年始置杜渎盐场,成为当时台州六大盐场之一。毗邻省级风景名胜区桃渚古城,境内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潭坑、白岩山火山地质公园等风景。改革开放以来,杜桥人民发扬“吃苦耐劳、敢为人先、勇于
文化旅游:
卢氏节孝牌坊位于临海市杜桥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氏节孝坊,又名“彤管扬休”坊,位于临海市杜桥镇卢家村东面村口卢氏祠堂前,1986年10月17日公布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
历史沿革:
民国时属涂桃区杜下桥乡。
1950年属涂桃区涂桃镇。
1956年涂桃镇更名杜桥镇。
1961年与白石管理区合并,成立杜桥公社。
1967年从杜桥公社分出复设杜桥镇。
1986年杜桥乡并入。
1992年山项、大汾、西洋三乡并入。
2002年市场、川南、溪口3乡及连盘乡雉溪办事处划并杜桥镇,形成现今之政区范围。
社区总人口数3772人,户数1602户,其中男2064人,女1708人,党员43人,育龄妇女1003人,60以上574人,18岁以下803人。 <…[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理位置命名。居委会位于凤凰山西侧。1993年成立凤山居委会2003年撤销凤山居委会浦东居委会合并成立凤山社区。2008年浦东社区划归为凤山社区。…[详细]
松山社区概况 松山社区位于杜桥镇区西部,穿插于杜西村、前王村、良种村、杜前村、富洋村等,为村居混合社区,东至杜川路,南至富洋村、良种村,西至杜…[详细]
金都社区座落于杜北路中段,是一个集高层公寓,阳光排屋,独立别墅于一体的大型高尚住宅区。东至环城东路,南至杜北路,西至牌门路,北至杜盈路。现有居住总户数…[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后接嵩山,且王氏居住于嵩山前面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处杜桥东面,故名杜东。1958年由桑一的三社,桑二的四社、八社,岙里的五社,庵堂的六社;下街头的七社及后山岭农业社并称杜东生产队,属杜桥镇管理区;1…[详细]
杜西村地处杜桥镇开发中心,耕地面积55亩,2007年总户数557户,人口总数2036人。村工业产值3.07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5.9万元,人均收…[详细]
良种村坐落在杜桥镇区中心,由下朱、八年、长大、新屋等自然村组成,位于村中心的小商品城于去年重新建成营业,下朱步行街于今年四月开街。…[详细]
洋平村现有农户493户,人口1799人,人均收入939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耕地面积643亩,工业产值399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石溪发源于白岩山,流向浦河,所夹带的沙石于村前后淤积成溪滩,即现今溪头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有2个自然村岙口头、礁坑位于杜桥北部,合称改名杜北。…[详细]
斜岙村现有农户307户,人口999人,人均收入947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耕地面积271亩,工业产值429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横路旧称皇路,传说有皇帝路过,而得名横路。…[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所在地原来四面是湖,中间有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处杜桥南部得名杜南。建国初称下卓村;1956年属新生高级社;1958年属项松管理区勤生生产队,属杜桥管理区;1961年建立杜南大队,属杜桥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古时有一公主,登凤凰山向东南远眺,见平洋中有巨蟾一只,追踪到该地,在此围涂凿渠,筑坝创业,取名蟾洋。…[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落中有一山横亘桑田,腹空,洞如廓门,仰望如石梁,所居之地近山。…[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传古时杜桥桑楼地方有部分村民迁移到桑楼下方居住,故名楼下村,后因与山项楼下同名,改称楼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原西洋乡驻地上面,村民均姓王,故名上王。…[详细]
西湖村位于杜桥镇的西北面,西洋公路关贯穿其中,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本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分别是西岙、当洋、里岙、外岙,全村总人口1480人,共…[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四面田洋,田界是方形的,故名。建国初为方田洋村;1956年成立方田洋高级社;1961年建立方田洋大队,属西洋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称方田洋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百里大河横穿自然村北面得名。1956年为横湖高级社;1961年建立横湖大队,属西洋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称横湖村,属西洋乡;1992年属杜桥镇…[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后有一座山,过去是海中岛屿,在东峙山西南,称为西峙山,村以山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地处山岙,最早为蔡姓人居住得名。建国初称蔡岙村;1956年成立蔡岙高级社;1961年建立蔡岙大队,属西洋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称蔡岙村,属…[详细]
半洋村地处杜桥镇西南角,西南与椒江前所镇接壤,地势平坦,村内水网交错,土地肥沃,宽畅高大的楼房磷次栉比。 全村分为8个生产队,村民代表27…[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先祖旧分十二柱,又称十二份,其中四份位于上方,故名上四份村。…[详细]
松中村现有农户603户,人口2269人,人均收入1056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耕地面积619亩,工业产值18916万元。 …[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远古时,村庄是一片潮涨冲积的沙垅,后称沙岗,后谐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时此地曾是大海,后淤积成海涂地,在东峙门附近形成湖泊,因村庄坐落在湖边得名。…[详细]
汾东村是临海市首批五个中心村之一,杜桥镇的西大门,与椒江区临界。杜前公路、汾杨公路、西洋公路均穿村而过。本村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集市日,是大汾办事处的政…[详细]
本村地处杜桥镇西大门,汾扬公路穿村而过,西与椒江区扬司交界,南临岸头村,北接后洋村。村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七个自然村(老街、庄头里、后宅、山头蒋、老…[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一杨姓官员从外地迁居,其一子居前村,另一子居后村,后村就称后杨,后谐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因此地古时靠海,有岸头可以上下船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向往各项事业胜利进步得名。建国初为前岸乡四村;1955年成立胜利农业社;1956年胜利、岸头合并为岸头高级社;1961年分开,建立胜利大队,属大…[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三石浦西边,河流汇成荷叶形得名。建国初为川北乡第六村;1956年有横灯、汇头、东横坎、西横坎村联办勤耕高级社;1961年建立汇头大队,属山项人民…[详细]
三石徐村现有农户541户,人口2003人,人均收入944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耕地面积466亩,工业产值1300万元。 …[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原有一口横塘,塘边有一个盐墩,故称横墩,后谐音演变为横灯。…[详细]
后地村现有农户834户,人口3021人,人均收入834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52.2万元,耕地面积1037亩,工业产值1888万元。…[详细]
洪家村现有农户604户,人口2222人,人均收入834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5.2万元,耕地面积559亩,工业产值5561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村祖于洪武八年来此定居,故取名八年,后发展为上、下八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下沈大队,后更名富沈,寄托着人民生活走向富裕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项楼下村是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杜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横楼村现有农户423户,人口1585人,人均收入1001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60万元,耕地面积294亩,工业产值18200万元。 …[详细]
卢家村现有农户404户,人口1410人,人均收入1012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1万元,耕地面积323亩,工业产值1000万元。 …[详细]
上墩头村现有农户804户,人口2816人,人均收入102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2万元,耕地面积866亩,工业产值22000万元。 …[详细]
区划代码:~25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村附近有酿酒坊,开设酒店,故名。建国初为松浦乡酒店村;1956年成立酒店高级社;1961年建立酒店大队,属山项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酒店村,…[详细]
区划代码:~25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旧时有宅处于海际东边得名。建国初为松浦乡东际村;1956年与灯头等村联合组成松浦高级社;1958年为东际生产队;1961年建立东际大队,属山项人民公…[详细]
西堑村隶属临海市杜桥镇山项办事处。现有常住人口511户,共1773人,耕地面积440亩。改革开放以来,西堑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详细]
区划代码:~26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以厉姓为主得名。建国初为山项乡厉家村;1956年与水洋、下沈等村合并为联丰高级社;1961年建立厉家大队,属山项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厉家…[详细]
区划代码:~26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从杜桥至海有一条大港,港中段建横坎桥,村在港桥以西,故名西岸。…[详细]
大爿地村现有农户661户,人口2284人,人均收入73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7.9万元,耕地面积1103亩,工业产值3439万元。…[详细]
河东村现有农户786户,人口2604人,人均收入965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7万元,耕地面积1008亩,工业产值3081万元。 …[详细]
区划代码:~26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西横村庄前筑有一条东西横贯的土堤,村在西边。…[详细]
区划代码:~26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防海潮,在此地从东到西筑了一条大坝,当地人称坝为坎,故这一带都称横坎,在东,称东横坎,后减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6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此地建起一座殿庙,名西邵殿,村以殿名。…[详细]
区划代码:~26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沿海抗倭,修筑了一个大土炮台,占地面积0.5亩,平寇以后,为纪念大土炮台建筑而得名炮台。…[详细]
区划代码:~26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村前筑有一条东西横贯土地,利于阻潮,犹如一道土城墙,防止潮水进。…[详细]
区划代码:~27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有四份(户)人家从杜桥前洋迁移到此开垦建村,故取村名四份。…[详细]
戴家村现有农户760户,人口2630人,人均收入855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6万元,耕地面积1229亩,工业产值2070万元。…[详细]
杜下浦村位于临海市杜桥镇最南端,濒临台州湾,紧接浙江省化学医药原料基地,全村现有511户,常住人口1506人,暂住人口600余人,耕地面积537亩。改…[详细]
保家村现有农户510户,人口1655人,人均收入916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耕地面积685亩,工业产值1714万元。 …[详细]
区划代码:~27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前有条海堤横墈,祖辈在此搭建茅屋以捕鱼为生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7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在山下葛东边,村民以葛姓为主得名。建国初为草坦乡东葛村,1957年与勤横湖、草坦、堂下合并为黎明高级社;1961年建立东葛大队,属川南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7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时地处沿海,地势较低,常受海水淹没,只有一块较高地方长草,称为草坦,村以此得名。…[详细]
塘下村现有农户380户,人口1434人,人均收入750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1.3万元,耕地面积742亩,工业产值2977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27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以前是横向河湖,村在中间。建国初为草坦乡旧横湖村;1957年草坦、堂下、旧横湖、东葛联合成立黎明高级社;1961年建立旧横湖大队,属川南人民公社;1…[详细]
溪口村地处溪口水库下游,办事处所在地,是一个大村,在75省道与章溪线公路交界处的北面,距杜桥镇政府12公里,距章安镇8公里,距临海市区50公里,全村总…[详细]
区划代码:~28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马岙岭的山脚,故名马岙。1957年成立马岙高级社;1958年为马岙生产队;1959年属溪口管理区;1961年成立勤老大队,属溪口人民公社;1981…[详细]
区划代码:~28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系马姓聚居得名。1958年建立马宅生产队;1959年属溪口管理区;1961年成立马宅大队,属溪口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马宅村,属溪口乡;2…[详细]
区划代码:~28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属溪口西庄,溪口西面有一条羊头坑,或称石大人坑,村处羊头坑西边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8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千年前该地有个北山村,到明朝初期,北山村民逐渐向南迁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8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山岙,村祖从福建迁来得名。1958年与毛竹下、六亩洋合并为竹岙生产队;1959年属溪口管理区;1961年分开单独建立大岙大队,属溪口人民公社;因…[详细]
区划代码:~29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时,御史蔡民玉在金溪流水崖兴建造十八砩(进)山塘,“砩”与“浒”同义,为拉水设施,修50年代取名勤勇,1981年9月以古迹命名十八浒而得十八浒村…[详细]
南溪村650户,在村人口2042人,14个生产组,水田428.05亩,旱地36.4亩,总计面积464.45亩。
我村山林总面积2889.6…[详细]
区划代码:~29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义岭头山脚下,村民姓周,故名下周。1958年成立三联生产队,属龙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联大队,属龙溪人民公社;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下周大队;…[详细]
本村座落在杜桥镇溪口水库上游,离镇中心18公里,75省道临村而过,交能方便,风景优美,环境整洁,是人文居住好地方。
全村共有446户,…[详细]
区划代码:~29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外潘、新屋2个自然村。各取两村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9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由在岙口里垦荒播种发展而来。建国初为市场乡垦岙村;1956年为心定高级社;1958年为垦岙生产队,属市场管理区;1961年建立垦岙大队,属市场人民…[详细]
上林村现有农户371户,人口1235人,人均收入892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3万元,耕地面积665亩,工业产值5427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3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新屋、下林2个自然村,以两村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3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村前有一条横的土堤穿越村庄,村落位于岸边。…[详细]
区划代码:~3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垦岙村南约1千米处,村民又多陈姓得名。…[详细]
张万村位于杜桥镇的东部,于市场办事处驻地西北500米处,因由张家、万家两自然村组,故名。总面积0.6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194人,总户数为334户…[详细]
区划代码:~3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过去此地靠大海,有人捕鱼捞上一个石香炉,上有“上场殿”三字,村民遂建造上场殿,并在此摆摊设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3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时陈姓一家有三子,后分家居住,小儿子俗称三房居住于此得名。…[详细]
前进村现有农户623户,人口2191人,人均收入885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耕地面积1207亩,工业产值1155万元。 …[详细]
区划代码:~3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的南面有座山叫九华山。建国初为市场乡南山村;1956年成立勇敢高级社;1958年为九华生产队,属市场管理区;1961年建立九华大队,属市场人民公社;…[详细]
推船沟村地处杜桥镇东南,沿海产业带中心区域,2004年以前分布着5个自然村,15个生产队;2005年为创建新农村建设,积极响应台州市《关于实施“百村示…[详细]
小田村现有农户1039户,人口3824人,人均收入788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耕地面积1343亩,工业产值3950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3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西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曾称新民村,故取村名新湖。…[详细]
区划代码:~3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村民移居到此,建了一座朝南房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3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原名小海门,因重名,以村民生活富裕,改称小金门。…[详细]
区划代码:~3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地处海涂地,小路歧路多,据传太平军以插黄旗引路。…[详细]
区划代码:~3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是避风的山岙,后围垦成塘,又是进出海的埠头,故称垦埠,后谐音为肯步。…[详细]
区划代码:~3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时村后有座山,宛如盛开的白莲,名白莲山,因位于海头山东面,又名东山。1981年9月以白莲、东山2个自然村合称东莲,又名东连。…[详细]
区划代码:~3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于雉溪河谷的下流,每遍小洪大水,水涨泛溢,一片汪洋,形同大塘,名滥江塘,后谐音改名兰江塘。…[详细]
知建村现有农户671户,人口2201人,人均收入785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耕地面积990亩,工业产值110万元。…[详细]
区划代码:~3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老鹰山东,三面为河塘,故名鹰山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桃渚区知溪乡应山塘村;1959年为应山塘生产队,属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应山塘大队,属…[详细]
区划代码:~3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旁有座山,形似花朵,称为花山,村以山名。…[详细]
区划代码:~3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庄里洋河塘贯穿全村,村以塘名。塘岸村,建国初为塘岸村,1956年属勤劳高级社,1958年属项松管理区为勤生生产队,属杜桥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岸大…[详细]
区划代码:~3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杜下桥至前所公路边得名。杜前村,建国初属松山乡五村,1956年属第一高级社,1961年建立杜前大队,属杜桥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杜前村,属…[详细]
区划代码:~3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原自然村西罗和外洋肖各取一字得名。西外村,以原自然村西罗和外洋肖各取一字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白石乡四村,1956年为西外高级社,1961年建…[详细]
区划代码:~3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岩前、燕库、麻车等三村之前同属白石片,因与大田街道白石村重名,经协商三村合并后取名为富石村,取富裕之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3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地处山岙里端,有陈王两姓,以陈姓为多,故名岙底陈。…[详细]
区划代码:~3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杜桥镇的镇区西边,命名为城西村。…[详细]
区划代码:~3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上洋、西边、东边三村民国时期同属山后葛村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3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时该地近海涂,有人在海里捞到一株大树,用此树建成一座祠堂,称独木堂,村以此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3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溪口龙南片有一条溪叫璜溪,横溪村、小溪村依水而居,现两村合并取名璜溪村。…[详细]
区划代码:~3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两村原属金溪岙里十三村得名。六亩洋村,1958年与大岙、毛竹下合并建立竹岙生产队,1959年属溪口管理区,1961年分开单独建立六亩洋大队,属溪口人…[详细]
区划代码:~3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公岙村、石岙村旧时命名周石岙村,现两村合并取名周石岙。…[详细]
区划代码:~3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大坑、开井两村姓金,铁场村姓张,故取名金张村。…[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医化园区社区是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杜桥镇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