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温泉镇 | 隶属:巴南区 |
行政代码:500113114 | 代码前6位:50011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3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2.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东温泉镇境内有温泉裸露于天,系重庆四大名泉之,因位于东部而得名。
地处巴南区东部,巴南旅游双环线上。2001年7月,乡镇建制调整后由原来东泉、五布镇、天赐镇、清和乡合并而成。东与南川市白沙镇接壤,南与石龙镇、姜家镇为邻,西连二圣镇,北接木洞、丰盛镇。幅员面积122.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62亩,其中田25376亩。镇政府所在地距重庆市区50余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3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869户,总人口37856人,其中农业人口35188人,非农业人口2668人。镇境内的东温泉风景区历史悠久,温泉水储量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主要景区有五布河、鸦溪河潺潺而去,蜿蜒数十里;有群峰交错、挺拔秀丽的钟山、鼓山、观音山、马鞍山、人头山
202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东温泉镇为2024年国家园林城镇。
2024年12月,东温泉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24年7月,东温泉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24年7月,东温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清时,为巴县仁里七甲。
民国元年(1912年),分属五布、双胜乡的木洞、姜家区公所(六区、七区)管辖。
1952年,新建东泉乡。
1961年,改建东泉公社。
1982年,复改为乡。
2001年12月,东泉镇、五布镇、天赐镇、清和乡等辖区合并为东温泉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市境东面,以温泉出名,得名。1984年设立东泉居民委员会;2001年更名为东泉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巴县志》载“以渠汇五溪,水色绿碧如曳轻素也”,又因流经五布场镇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此地建寺以“天赐福禄”名天赐寺,寺侧建店名天赐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坎上有一养鱼池,得名。1996年设为鱼池坎居民委员会;2010年11月由芦沟、鱼池坎居委会合并为鱼池坎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此地原多黄金成林,得名。1952年设一村。1958年为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黄金林大队。1982年更名黄金林村。2000年原黄金林村、花地坝村、河…[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居民在此建新建一高楼宅院,得名新楼。…[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此有锡厂,其旁为五布河一滩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温泉附近,名东温泉,故名。1952年设东泉村,1958年为东泉大队,1982年复名东泉村,2006年岷溪村、兴隆村、黄家村、黎家村合并为东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桥边,桥名双星桥,故名。原名中心大队;1981年因境内有清同治十一年的双星桥而更名为双星桥村;1952年设中心村;1958年为中心大队;1981年…[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一大梨树,故名。1952年设梨树村,1958年为梨树大队,1982年为梨树村,2005年原梨树村、厅房村合并为梨树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平坝名碾沱,得名。1952年设碾沱村,1958年为碾沱大队,1982年名为碾沱村,2004年原碾沱村、金华村合并为碾沱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座小桥,得名。2005年划入东温泉镇,成立小桥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一平滩名玉滩,得名。1981年以境内有玉滩而得名,1952年设新四村,1958年为新四大队,1981年更名玉滩大队,1982年为玉滩村,200…[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新桥溪河的两岸,故名。1952年设新桥村,1958年为新桥大队,1981改为河岸大队,1982年为河岸村,2005年原冠山村、小石村、河岸村合并为…[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山堡,形如狮子,得名。1952年设骑龙村,1958年为骑龙大队,1981年更名狮子大队,1982年为狮子村,2004年原狮子村、楼房村(部分…[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丹凤朝阳”之意,故名。1952年设五村。1958年为五大队。1981年更名为朝阳大队。1982年为朝阳村。2001年原苦葛村、寿坝村、朝阳村合并为…[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红色先锋之意,“锋”传作“峰”得名。1952年设三村。1958年为三大队。1981年更名为红锋大队。1982年为红锋村。2005年原庙湾村、仓榜村、…[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清末此地有一养鱼池,故名。1952年设鱼池村;1958年为鱼池大队;1982年复名为鱼池村;1999年,成立鱼池村民委员会;2005年原鱼池村、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