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燕镇 | 隶属:城口县 |
行政代码:500229108 | 代码前6位:500229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9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789人 |
人口密度:约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高燕镇于1956年11月,各取高家庄、后燕山一字而得名。
高燕乡位于城口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公里,城乡主干道穿越其中。山高坡陡,立体地貌突出。全乡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共有耕地33894亩。森林面积52138.5亩,灌木林地50596.5亩,疏林地552亩,荒山荒地47058亩,自有天然林40155亩,荒山造林34200亩。辖14个行政区,93个农业合作社。现有总人口15292人,4099户。全乡的劳动力资源总数为6228人。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锰矿属全国之首),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山青水秀,地沃物丰,民风纯正。
近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曾志良,乡长王宗伦的带领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廉洁、务实、
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属七保八甲。
民国元年(1912年),属复木乡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复木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复木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复木镇。
1953年3月,复木镇划为太山、覃家2乡。
1954年2月,太山、覃家2乡划为太山、高燕、七雁3小乡。
1956年11月,太山、高燕、七雁3小乡合为高燕乡。
1958年9月,高燕乡改为高燕公社。
1984年10月,高燕公社改为高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一座泰山庙,社区以庙为名,故名泰山社区。为处理社区群众自治事务故设此村民委员会。2024年高燕镇行政区划调整,由高燕镇人民政府申报,城口县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元社区是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建立村政权时,取“人民得解放,迎来了金凤凰”之意,故名来凤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树木较多,四季长青,故名青山村。建国前属十村部分辖地,1953年归属泰山乡,1956年并入高燕乡,建青山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青山大…[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有田地较长,故名长田村。建国前属十二村部分辖地。1953年归属泰山乡。1956年并入高燕乡,建立长田高级社。1958年为长田大队。1984年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五座山峰,故名五峰村。建国初为十二村部分辖地。1953年属七雁乡。1956年建罗坪高级社。1958年为罗坪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遂更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全村居于覃家河两岸,故名河岸村。建国初为复兴镇十二村部分辖地。1953年归属高燕乡。1956年建河岸高级社。1958年为河岸大队。1984年更名为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旗杆山山腰,地势平坦,故名坪原村。建国前属复兴十一保的三甲,建国初属十一村的部分辖地,1953年归属高燕乡,1956年更名为坪原高级社,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纪念1934年红军到此地,故名新军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纪念红军曾到过此地,故名红军村。建国初属坪坝五村。1953年属明月乡。1956年建立红军高级社。1958年为红军大队。1984年更名为红军村,设立红…[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村内建有凉桥一座,人们经常在这座桥上聊天乘凉,村以桥为名,故名凉桥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沟即指西沟河,此沟位于公社之西,村以河为名,故名西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丰收村取“丰”,爱国村取“国”,得名“国丰”,故名国丰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星村取“星”,光荣村取“光”,得名“星光”,故名星光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