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山镇 | 隶属:城口县 |
行政代码:500229102 | 代码前6位:500229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9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9.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589人 |
人口密度:约2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巴山镇因地处大巴山腹地,紧邻大巴山山脉而得名。
巴山镇位于城口县西北部,任何下游,距县城38千米。辖巴山社区,立新、民生、元坝、新岭、黄溪、农民、努力、联盟、坪上、龙王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文化路176号。公路与省道城(口)万(源)路连接。
[邮编]405900 [代码]500229102:~001巴山镇居委会 ~202立新村 ~204民生村 ~205元坝村 ~206新岭村 ~207黄溪村 ~208农民村 ~209努力村 ~210联盟村 ~211坪上村 ~212龙王村
[沿革]1913年属冉高乡团,1940年置坪高乡,1945年更名人和乡,1953年改新民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新枞公社,1983年改新枞乡。1997年,面积
清道光年间,为九保一甲辖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分属第三区的冉高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一区的坪高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一区的冉高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冉高乡更名人和乡。
1953年,人和乡更名新民乡。
1958年,新民乡改为新民公社。
1981年,新民公社更名新枞公社。
1983年,新枞公社改为新枞乡。
2001年11月,撤新枞乡改为巴山镇。
2004年9月,黄溪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建社区时沿用巴山镇名,故名巴山社区。1999年建立新枞乡居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后改为巴山镇居民委员会,2007年12月成立巴山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先,这个地方的人非常淳朴,生活简单而原始,一直过得艰苦,而有位读书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而考取功名,为了纪念这位读书人和鼓励后来人勤奋努力,而取名“立新”…[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民族新生”之意,故名民生村。1956年建民生高级社,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为民生大队。1984年更名为民生村,设立民生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大屋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三阳坝、中坝组成,两坝地势平坦,得名元坝,村随此名,故名元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就取一个“新”字,而此地区岭多而得名一个“岭”字,故名新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溪即黄溪河,早年河岸有一颗黄金树而得名,以河为村名,故名黄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当时交通不便,居住有大量农民,其生产生活方式单一,闭塞,都紧紧围绕土地;另一方面,当时的地主一家,大家都受他们的欺负和压榨,为了告诉他们的子孙…[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在大跃进时“努力奋发“之意,故名努力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工农联盟”之意,故名联盟村。1956年建联盟高级社,属黄溪乡,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为联盟大队。1984年更名为联盟村,设立联盟村村民委员会,2004…[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腰有一大坪,地势平坦开阔,形成一院落,得名“坪上大院子”,村随此名,故名坪上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本地有一座颇有名气的“龙王庙”,故名龙王村。现庙已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