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苏元镇 | 隶属:成县 |
行政代码:621221113 | 代码前6位:6212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284人 |
人口密度:约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因境内有苏底下、竹园沟两地各取一字得名苏元。
成县辖乡。1949年设苏园、龙窝乡,1958年并入小川公社,1961年建苏园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汉水北岸,距县城37公里。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公路接江(洛)望(子关)公路。辖龙窝、张家湾、大坡、虎家垭豁、大安山、庙儿垭、尹水、水坝、包家寺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荞麦、豆类。盛产药材,有芦苇编织业。
2024年3月,苏元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1949年12月,设苏元、龙窝乡。
1958年10月,并入小川公社。
1961年10月,建苏元公社。
1983年12月,苏元公社改苏元乡。
2024年,苏元乡撤乡设镇,改为苏元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本村属于小川庄龙窝大队张湾高级社,1958年划归苏元人民公社张湾大队,1983年成立苏元乡政府,由张湾生产大队改称张湾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和地貌得名。村委会原驻地虎家埡豁,2007年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委会迁至敞河坝,命名虎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悉、清朝乾隆年间,此地一片荒地,龙窝邓氏一族放牧,后而立碑取名碑梁房,后人改名大粱房,简称大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83年,撤原苏元人民公社新华大队设乡后,该村委会驻地在大安山自然村,故命村名大安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尹崖、水坝首字合成得名,故命名尹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行政村建立在沟坝地,曾经该地为平坝,水资源充足,故称为水坝。…[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1610年前后,由于地处两山岔口,由当地知名人士出头请四川匠工修建舞台和庙堂(关殿庙),故该村命名为庙垭豁。后根据地形及建筑物得名庙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地貌得名。因2010年前该村委会驻地在川子坝自然村,故命村名川子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包氏族人从明清开始就坚持文教兴国,清·乾隆(公元1765年)自办理私塾(包家寺小学前身),后在民国五年(公元1916)兴办民国成县第二高等小学(包家寺…[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落环周九道山梁状若游龙簇拥村落,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