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泾明乡 | 隶属:泾川县 |
行政代码:620821202 | 代码前6位:6208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车牌代码:甘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970人 |
人口密度:约1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泾明乡因泾河水清澈见底而得名。
泾川县辖乡。1961年置泾明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1.3万。泾河穿境,并与蒲河汇流。罗(汉洞)长(庆桥)、凤(翔)庆(阳)公路穿过境内,为 ` 平凉至 ? 庆阳地区交通要道。辖雷家沟、紫荆、长武城、吊堡子、练家坪、沟门前、山底下、庄头、白家、郝家、蒜家河、蒜李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从事建材、运输等行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高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唐长武城遗址。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泾明乡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宋家遗址位于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庄头村宋家社东部台地上,遗址南北长700米,东西长200米,分布面积约14万平方米,包含有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遗存。地表散落
清时,为金村里、王曲里管辖。
1949年以前,为启明乡。
1949年以后,设启明区。
1957年,划泾河南面为长武城乡,泾河北面属杜问城乡。
1958年公社化后,泾河南面属高平公社,北面归荔堡公社。
1961年,成立泾明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泾明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其境内有一沟,一侧名马家沟,一侧名雷家沟,合称雷马家沟,村委会名称单取一侧,即雷家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该村内“紫荆”灌木林丛较多,故名。解放后为启明区所辖,合作化时建初级社后转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后为长武城大队一部,1960年始分出紫荆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长务城村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曾名“雕堡子”,因隋唐时期此地山贼较多,杀害了很多无辜的村民,然后把这些村民的尸体放在一个山头,引来了很多大雕,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初唐尉迟敬德曾在此操练兵马,又有“练马坪”之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时人们沿山而居,门前地形多为沟洼,故而得名沟门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村民多聚居于白石坪山下,故名。解放后属启明区所辖,合作化时建初级社后转高级社,1974年成立山底下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改为山底下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庄头村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白姓人居多,故名。解放后属启明区所辖,合作化时建白家初级社,后与郝家并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启明大队郝白生产队,1962年成立郝白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郝姓人居多,故名。解放后属启明区所辖,合作化时建郝家初级社,后与白家并为郝白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启明大队郝白生产队,1962年成立郝…[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苏姓人居多,有泾河流经,故名。解放后先后隶属于启明区、启明乡,并为区、乡驻地,合作化时建初级社,后与算李合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启…[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算李村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泾明乡:芦席编织较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