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是徽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一说:三国魏学者、阳乡侯傅锻四世孙傅弘之为东晋雍州治中从事,率兵镇守青泥岭。义熙十四年(前418)傅弘之于青泥岭大战夏帅赫连勃勃时战死,其家族后世定居古栗亭,繁衍为望族傅家。后唐于栗亭川置栗亭军,民间俗称傅家镇;二说:栗亭川元初设栗亭管民司,为不隶河池县管辖的元军统帅汪世显封地,易名福镇;三说:栗亭川北部紫荆山元代至元四年(1267)创建永昌寺,一名北禅院,元文宗封僧人张氏为真惠国师,掌国师印。宋代栗亭县元代时降为栗亭镇。栗亭镇因闻名于天下的紫荆山佛家北禅院而得名佛家镇,转音为伏家镇。

这地方属于交通要道、东可以进陕、南可以入川,俗称旱码头。困流经该地方的河为洛河,故取名江洛。

传说因洪水挟泥沙淤积河谷川坝,造成地烂泥殃,据此演变雅化而得名。

柳林镇因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柳林寺庙而得名。

古名嘉陵驿,后因嘉陵江水流经此地而得名。

原名汝泥河,唐初以“永远安宁”之意改为永宁河,元初曾置永宁县,后形成集镇得今名。

银杏树镇因镇政府驻地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而得名。

水阳镇因地处嘉陵江北而得名。

由古栗亭发展而来,地处河谷川坝地区,故名。

麻沿河镇因境内沿河谷曾广种大麻,故此得名。

高桥镇因镇政府驻地北通白蜡峡的渭儿河河口,魏晋时,东西向跨河流区域筑有高桥,设有高桥关,因而得名。

大河店镇因民间把白水江俗称大河而得名。

/div>

榆树乡因乡政府驻榆树村而得名。

传说南宋抗金英雄吴玠的一员姓虞大将在此镇守关卡,因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