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威戎镇 | 隶属:静宁县 |
行政代码:620826101 | 代码前6位:6208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车牌代码:甘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威戎镇因北宋置威戎堡而得名,取“威慑戎地”之意。
威戎镇地处静宁县中心地带,素有静宁“天心地胆”和“九洲通矍”之称,为慑西戎长期骚扰,取 ""威震西戎""之意,遂名威戎。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辖17村93社,总人口3.1万人。
全镇大部分地处葫芦河及甘渭河流域的平缓地带,整个河川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 农田灌溉便利,有发展农业、林果业和商贸业的良好条件, 为静宁县 5个万亩果园乡镇之一。近年来,威戎镇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财政收入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4元。建成了 武家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威戎镇(苹果)榜上有名。
2024年3月,威戎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威戎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8月,威戎镇入围2025年度中国苹果产业百强镇。
2024年7月,威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威戎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武家塬墓群位于平凉市静宁县威戎镇新华、新胜两村。墓群分布在长1380米、宽710米、面积约97万平方米的塬地上,为汉代墓葬群。暴露有砖室墓数座,出土有绿釉陶樽及铜蒜头壶等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
北宋时,置威戎堡。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秋,筑威戎城。
金时,置威戎县。
元初,废。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威戎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第二区。
1955年6月,改为威戎区。
1958年9月,并入和公社。
1961年12月,设立威戎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威戎乡。
1986年5月,改为威戎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厚姓人最早住在该岔里,故名。1958年设厚岔大队。1969年并入朱川大队。1973年恢复厚岔大队。1983年改为厚岔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三条沟,为方便群众来往,每个沟上建了一座土桥,居住的都是杨姓人,故称杨家三桥,简称杨桥。…[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住在山下,一条小沟从山间蜿蜒贯穿村落汇入葫芦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所辖贾家庄、马庄两个自然村首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居住有梁、马两大姓氏,故名。1958年设梁马大队。1983年改为梁马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李姓人居住在葫芦河西岸的沟畔,故名。1958年设李沟大队。1983年改称李沟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以张氏、齐氏人较多而得名。1958年设张齐大队。1983年改为张齐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居民以武姓人居多,且位置相对较高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宋明时期此地有军寨兵安营屯垦,守卫静宁州的西南大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杨姓人居住在一道山湾里,故称为杨湾。1958年设杨湾大队。1983年改称杨湾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马姓人居住在半山坡上,故名。1958年设马山大队。1983年改称马山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王姓人居住在大湾梁山脚下的咀头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人们生活较困难,没有经济收入,以设有店房来维持生计,后人们祈愿取得新的胜利而称为新胜。…[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以前叫龙王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新中华寓意,象征人民生活不断美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甘渭子河上修建有许多水磨坊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地在北宋时置威戎堡,故名。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秋筑威戎寨。金置威戎县,元初废。民国时期属威戎乡,1949年8月属第二区。1955年6月属威戎…[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威戎镇以北而得名。1958年设北关大队。1959年改称威戎大队。1961年恢复北关大队。1983年改称北关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