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

地名:城川镇隶属静宁县
行政代码:620826108代码前6位:620826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3 邮政编码:744000
车牌代码:甘L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8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02万人
人口密度:约12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位于甘肃静宁县中部城郊葫芦河冲击平原而得名。

基本介绍:

城川乡位于静宁县中部城郊而得名。东邻司桥乡、石咀乡、西接祁川乡,南界威戎镇,北傍城关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连接城乡的黄金地段,发展经济具有明显的城郊型特点。总面积 8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人。

城川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出土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靳寺汉墓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南使城、宋代靖边寨城等遗址。境内山川交错分布,川区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全县农业高产区。至 2003年底,全乡耕地总面积4.24万亩,梯田面积1.33万亩,有引灌渠道36条,塘坝3处,电机井98眼,集雨水窖846眼,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保灌面积1.86

+查看详细城川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城川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8月,城川镇入围2025年度中国苹果产业百强镇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城川镇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城关镇股平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隶属第一区(城关区)。

1958年9月,并入民和公社。

1959年,改为城关公社。

1964年10月,改名城川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城川乡。

1984年,将南关、新城、东关、西关、峡门5村民委员会划归城关镇,乡政府由城关镇南关什字迁驻靳寺村。

2024年,撤乡改镇。

平凉市博物馆
杨庄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牛站沟口,居民以杨姓为主,故名。1958年设杨庄大队。1983年改称杨庄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陈马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所辖陈家湾、马家咀两自然村首字,故名。…[详细]

冯局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最早有冯姓人居住,故名。1958年设冯局大队(先写成冯渠、又写成冯坵,再写成冯曲,最后写成冯局)。1983年改称冯局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甘河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葫芦河南岸,有甘甜的河水流过,故名。…[详细]

红旗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居民积极发展生产,人人争当红旗手,故名。…[详细]

靳寺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东山上有座寺庙,且居民以靳姓人家为主,故称靳寺。…[详细]

吴庙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末有吴姓人家从庄浪搬迁于此,修建寺庙,故称吴庙。…[详细]

高湾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民居住在半山湾上,且以高姓人家为主,故名。…[详细]

大寨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古地名营屯寨演变而得名。1958年设大寨大队,1983年改称大寨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咀头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葫芦河南岸山台地,山形似嘴,故名。…[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城川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城川镇面积相当:
到城川镇必去著名景点

城川镇相关名人

城川镇特产与美食
城川镇民俗文化
静宁县行政区划: